当睡不着时,怎么办?
数绵羊、玩手机?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或者千方百计地让自己进入睡眠状态?睡眠专家建议,如果卧床后感觉大约15分钟以上无法入睡时,起床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直到感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
放松的方法比较多,如品读唐诗宋词、正念冥想、舒缓的音乐...其中,“呼与吸”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甚至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呱呱坠地”起,呼、吸就未停止过(直到死亡),类似电脑的“0”、“1”,支撑着系统的正常运转。西方学者James Nestor在对世界众多的呼吸方法研究之后,专门著书强调其重要性(《Breath-the new science of a lost art》)。
正念呼吸
南宋理学家蔡元定在《睡诀铭》中指出“先睡心,后睡眼”。睡心,让内心清静、无杂念、轻松、自在。正念呼吸通过对呼吸的关注,减少脑子里的杂念[1]。
1.坐姿
盘腿而坐;将右手叠放在左手、掌心朝上、拇指相抵,置于丹田(大约位于肚脐下4个横指的地方)。身体保持正直,双肩放平、放松;舌尖轻抵上颚,嘴唇轻轻闭合;眼睛(微)闭,(观向鼻尖);头颈保持正直,微收下颌。
2.要点
用鼻呼吸,勿用嘴呼吸;腹式呼吸,尽可能让气流往下沉(气沉丹田);呼吸尽可能缓慢;意念专注于呼吸。面部保持微笑,尽可能让内心喜悦。练习中如果见到、听到或感受到一些异常现象,不去关注,告诉自己这些异常现象是虚幻的。
3.练习时间
只要环境安静,任何时间都可以练习正念呼吸;
对失眠者而言,睡前进行30~45分钟练习,有利于身心放松;夜间醒后不能再入睡时,均可起床练习。
腹式呼吸法
一般说的腹式呼吸是指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常须经过专门训练(难度较大)。道家把呼吸最高功夫称为胎息(体呼吸),是一门调息导气的大学问。
1.练习方法
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数秒,接着缓缓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不要中断。
2.注意要点
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而不用口;一呼一吸在15秒左右;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站式、坐式、躺式皆可!
六字吐纳养生诀
周代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又称祛病延年六字诀、六字真言等,简称六字诀,是以呼气为主的调整五脏祛除病邪的养生法。
排除杂念,定神入静,鼻吸口呼,按五行相生顺序呼吸吐音念诀:“嘘(肝木)-呵(心火)-呼(脾土)-呬(音戏,肺金)-吹(肾水)-嘻(胆、三焦)”。每字音6次,共36次为1遍。呼与吸时间相等,是平补平泻的养生法;治疗五脏实热之疾病,要求呼长吸短,虚证慎用。吐字出音为泻(祛邪),吐字不出音为补[2]。
478呼吸法
478呼吸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安德鲁.韦尔(Andrew Weil)研发。先将舌头抵在上颚,嘴巴吐出所有的气,然后重复以下3大步骤:
1. 闭上嘴巴,用鼻子缓慢吸气,默数4秒;
2. 屏住呼吸,默数7秒;
3. 用嘴深呼气,发出“呼”的声音,默数8秒。
韦尔博士建议每天练习至少2次,每次重复3次以上步骤。
呼吸自然,憋气自然。大概知道秒数时长,不用刻意地去数、去想。关注呼吸本身或将注意力放在腹部起伏。
要点:
1.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因人而异。
2.心态一定要安详空灵,切勿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想象身处绿意盎然的草原、微风拂过,一起一伏(一呼一吸)。如果搭配一首舒适的白噪音,效果可能更佳[3]。
3.呼吸越慢、越均匀越好。乌龟呼吸次数每分钟2~8次,通过止息练习,以至乌龟的呼吸频率,即“龟息”。不仅可改善睡眠,或许还可延年益寿。
4.吸气时吸得越深越好,最好能“气沉丹田”。王传英等人通过对46例肿瘤放疗患者的研究发现,深呼吸对于肿瘤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4]。
呼与吸,哪个更重要?
有一天,胡雪岩问王有龄,呼与吸哪个更重要?王有龄答道,人不吸气就会死去,自然是吸比呼更重要。胡雪岩说:错!呼比吸更重要。尽管去呼,鼻子自然就会吸。“吸”是人生的铺垫,“呼”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奉献了什么,而不是拥有什么(或取得什么)。”
活在当下,安住于心;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让呼吸趋于平静,让生活回归初心。
来源: 中国睡眠研究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