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睡不着的时候你做过哪些努力?
数羊,从1数到100,又从1数到100,一不小心数错了,重新从1开始数,一晚上你要数几百(不对,几千)……
换睡衣、换枕头、贵一点的换床垫、换床、换房间,再奢侈一点,是不是还得换个房子,这个方法先别说管不管用,多少有点费钱……
保温杯里泡枸杞、泡红枣、泡酸枣仁、泡黄芪、泡西洋参、泡小人参,喝到流鼻血,貌似对睡眠也没多大帮助……
咱就是说,咱年轻10多岁20多岁不失眠的时候,咱是因为数羊数得好,枕头枕得好,枸杞泡得好,所以才睡得好的吗?倒推回去,才发现,这些方法都经不起推敲,因为没法倒推回去。
那睡不好是什么原因?怎么才能根源性解决失眠?保姆级教程来了,请收藏。
1.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
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是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一步。研究表明,睡眠周期的规律性对于保持健康的睡眠非常重要。如果你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你的身体就会适应这个节奏,并更容易入睡并且保持睡眠。相反,如果你每天都睡得太晚或太早,你的身体就会对不规律的睡眠周期感到混乱,从而导致失眠或者其他睡眠问题。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对生物钟有着重要的影响。生物钟是人体内部的生理时钟,调节人的睡眠-清醒状态、体温、代谢等生理活动。当人遵循规律的睡眠时间时,生物钟可以得到合适的调整和运转,从而促进睡眠的质量和持续时间。
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会扰乱生物钟的正常节律,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昏昏欲睡、夜间难以入睡等问题。例如,晚上通宵玩游戏或看电影,导致白天疲惫不堪,夜晚却难以入睡,就是因为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打乱了生物钟的节律。
如何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确定一个合适的睡眠时间: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确定一个合适的睡眠时间。
保持规律: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点入睡和起床,保持规律可以帮助身体适应固定的生物钟。
避免昼夜颠倒:尽量避免在白天睡觉或者晚上过度熬夜,这样可以帮助身体适应正常的生物钟。
逐步调整:如果一开始很难立即适应固定的睡眠时间,可以逐步调整,比如每天提前或者推迟15分钟入睡和起床的时间。
2.避免在床上过多地躺着
当我们想要改善睡眠质量时,往往会关注到自己在床上地时间。然而,过度在床上躺着并不会帮助我们入睡,反而会加重失眠症状。
我们应该把床上的时间用于睡眠和性行为,而不是用于其他事情,例如看电视或使用手机等(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2021)。如果我们在床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做睡眠之外的其他事情,我们的身体会逐渐习惯在床上保持清醒,这样会降低入睡的效率和质量。长时间的床上休息会增加夜间觉醒和失眠的风险(Zhang et al., 2019)。
失眠症状会导致人们对睡眠的恐惧,即出现床上失眠的恐惧或床上不适应的恐惧(Espie, 2002)。这种恐惧会增加在床上躺着的时间,导致身体对床上保持清醒的时间更加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在床上过多地躺着,这样才能打破这种恐惧,并帮助身体重新建立睡眠和床上休息之间的联系。
为了避免在床上过多地躺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前后15-30分钟进入床上,保持床上时间的一致性(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21)。
避免在床上进行过度刺激性或兴奋性的活动:例如看电视或使用电子设备,这些活动会使人保持清醒(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2021)。
如果在床上无法入睡,可以选择起床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例如读书或听音乐,等到感到困倦时再回到床上入睡(Espie, 2002)。
3.建立睡前放松习惯
许多人在睡前感到紧张和不安,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下降。通过建立睡前放松的习惯,我们可以缓解紧张和不安,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下面是一些睡前放松的习惯建议。
冥想:冥想可以减轻焦虑和失眠,并提高睡眠质量(Ong, Manber, Segal, Xiaowu, Shapiro, & Wyatt, 2014)。在睡前冥想10到15分钟,可以缓解身体和大脑的紧张感,帮助人们更快入睡。
深呼吸:深呼吸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并减少夜间醒来次数(Tsai, Li, Chen, & Lin, 2015)。在睡前进行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您进入更深的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轻柔的瑜伽:睡前练习瑜伽可以缓解失眠和提高睡眠质量(Li, Liu, & Zhang, 2018)。特别是那些易于焦虑和压力的人,练习轻柔的瑜伽可以更好地放松身体,减轻内心的紧张感。
放松音乐:睡前听放松音乐可以减轻焦虑和提高睡眠质量(Chang, Chen, & Chen, 2008)。
4.建立规律的锻炼习惯
锻炼可以增加睡眠时长、减少入睡时间和夜间醒来的次数。另外,锻炼还可以改善睡眠结构,即增加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的比例,这对于身体和大脑的恢复都非常重要(Youngstedt,2019)。
为什么规律锻炼能够改善睡眠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身体锻炼可以消耗能量并使身体疲劳,这会促进睡眠。此外,锻炼还可以促进体温的升高和下降,这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和睡眠-觉醒节律(Abedelmalek et al.,2020)。
如何进行规律锻炼:
确定锻炼计划: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日程安排。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柔韧性。
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白天或下午进行锻炼,避免在晚上或临近睡眠时间进行剧烈的运动。这是因为锻炼会促使身体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增加身体的兴奋度,影响睡眠。
建立锻炼习惯:要想持续锻炼并享受到睡眠的益处,建立锻炼习惯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锻炼,与其他人一起锻炼可以提高动力和兴趣。逐渐适应锻炼,不断提高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一种心理治疗,包括认知重构和行为疗法。CBT-I的核心理念认为睡眠问题不仅是生物学问题,更是心理学问题。
以上介绍的4个方法原理来自CBT-I,如果是短暂性失眠或者轻度失眠,可以按照以上4个方法进行调节,如果是中、重度失眠,建议系统地进行CBT-I改善。
CBT-I改善失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01评估阶段
失眠改善开始时,CBT-I睡眠管理师会对失眠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估,以了解失眠者的睡眠状况和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这个过程包括问卷调查、睡眠日志、体检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改善计划。
02改善阶段
CBT-I睡眠管理师会针对失眠者的具体症状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改善计划:
(1)认知重构
通过认知重构来帮助失眠者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以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这可能包括掌握正确的睡眠知识、对于睡眠问题的恐惧进行冷静的思考。
(2)行为疗法
通过睡眠控制和刺激控制技术帮助失眠者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建立合适的睡眠环境,来维持健康的睡眠质量。
(3)放松技巧
通过放松技巧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失眠者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03巩固阶段
巩固阶段通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失眠者可以通过维持睡眠日志、规律的睡眠时间、放松技巧等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睡眠习惯,维持健康的睡眠。
CBT-I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改善失眠问题的方法(Irwin et al., 2006)。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失眠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日间功能和生活质量(Morin et al., 2006)。与药物改善失眠相比,CBT-I没有副作用,并且可以持续改善失眠问题,具有长期的维持效果。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失眠,我们小时候不失眠,为什么现在失眠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睡眠节律紊乱从而失眠,所以,根源性的解决失眠,其实就是要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睡眠行为,用一句话总结CBT-I就是:它采用一系列的心理学技术,帮助失眠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塑美好睡眠。
来源: 中国睡眠研究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