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为‘可能致癌’”的消息冲上了网络热搜,阿斯巴甜的相关话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

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家族中的一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尤其是无糖食品。那么,我们现在还能吃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吗?生活中常见的甜味剂究竟有哪些?作为一种优质甜味剂的阿斯巴甜又有何特点?

种类繁多的甜味剂

甜味剂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中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

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

阿斯巴甜热量低且甜度高

阿斯巴甜属于一种非碳水化合物人造甜味剂,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主要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构成。它可以像蛋白质一样在体内被快速吸收,不会积蓄在体内,而且其中天冬氨酸可被人体直接利用,所以不会造成血糖的上升。

阿斯巴甜的热量很低,每千克中只含有4186千焦的热量。每单位阿斯巴甜的热量是蔗糖的两百分之一,但甜度却是等量蔗糖的200倍。

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类似蔗糖一样的甜感,它没有人工甜味剂通常具有的苦涩味或金属后味。

此外,阿斯巴甜对某些食品饮料风味具有增效作用,特别是对酸型水果风味。感观评定认为,它对天然香料的增效作用要比合成香料好。应用在某些食品上,这种风味增效特性可使阿斯巴甜的使用量减少,还可满足口香糖之类产品的某些特殊需要。使用阿斯巴甜的口香糖,其甜味持续时间比使用蔗糖长4倍。阿斯巴甜与某些甜度稍小的甜味剂或一些盐类混合使用时,易改变其缠绵的甜味特性和口感,在配制食品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研究发现,阿斯巴甜可与强力甜味剂或碳水化合物型甜味剂混合使用,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当阿斯巴甜与碳水化合物型甜味剂(如蔗糖、果糖或葡萄糖)混合时,产品能量下降不少而甜味却没有变化。当阿斯巴甜与强力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安赛蜜或甜菊糖)混合使用时,产品有时略带有苦涩味,这可通过加大混合物中阿斯巴甜的比例来改善,改善程度随阿斯巴甜的比例增大而增大。混合甜味剂协同增效作用与各组成甜味剂所占的比例及食品配料系统有关。

因为热量低、甜度高的优势,阿斯巴甜作为良好的甜味剂添加在各种食品中,尤其是无糖食品,比如无糖口香糖、无糖饮料等。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

从安全角度来说,目前国际上很多健康组织和监管机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食品添加剂委员会JECFA,都对阿斯巴甜进行了广泛的评估和研究,都认为它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除了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含有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的食物外)。

而目前透露的消息是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并没用明确具体的结果,只是有将阿斯巴甜的致癌等级提升的倾向。

我们也不要为“致癌物”的名称所焦虑,甚至完全不敢吃无糖食品。

实际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是世界卫生组织下的一个专门做癌症相关研究的机构,IARC的致癌性分级不等于致癌强度。IARC的致癌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和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根据致癌物证据强度将它们归纳为了4个类别5个等级。

首先是1类致癌物,它们指的是明确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常见的有酒精、槟榔、烟草、黄曲霉毒素等。

其次是2类致癌物,包括2A类致癌物和2B类致癌物,前者指的是对人很可能致癌的物质,后者指的是对人可能致癌的物质。

然后是3类致癌物,指的是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对人致癌性存在疑问的物质。

最后是4类致癌物,指的是对人很可能不致癌的物质。

既然如此,我们平时还能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吗?

第一,对于含阿斯巴甜的食品,我们可以适量吃,但也不能食用过量。

目前,全球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允许使用阿斯巴甜,这足以说明它在合理范围内还是安全的。

第二,如果是希望使用含有阿斯巴甜无糖食品和饮料帮助减肥,这种做法也不可取。

文字:刘煜灏

来源: 重庆科技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