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有一期关于中医的节目,里面罗振宇提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平均寿命只有28岁。但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书籍中有很多50、60的古代人。那到底哪个数字才是准确的?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又是多少,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


01,幸存者偏差


有个词叫幸存者偏差:你看到的是那些活着,并且写下文字或被记录的人,而各种原因死去以及没被记录的人,不会说话。

比如写下“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杜甫活了58岁,而如果和他笔下的人物合在一起,你觉得这个平均寿命会有多少?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没有抗生素,战争中受伤是非常容易感染而死亡。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更别提一些今天已经不算特别致死的疾病在古代都是很危险的。

比如肺痨,也就是肺结核;比如天花,现在已经消灭了。


02,古代人均寿命如何计算?


一般关于古代人均寿命的计算,在没有文字记载或者很少的时候,是根据挖掘出来的尸骨计算年龄,所以样本非常少,波动很大。

而到了有文字记录的时代,往往是依据文字记录。这个记录最完善的,当然是皇族了,一般情况下,皇族有自己的宗人府,可以做出相对完整的记录。

以古代的帝王情况,我们从秦始皇到清朝宣统帝,把这些当过皇帝的人的年龄拿出来看一下,是个什么情况?

做个简单的分布图:

我们会发现,帝王的平均寿命在40岁附近,事实上,大部分朝代的帝王,享受着最好的医疗和经济条件,依然做不到高寿。

比如,存活超过80岁的帝王只有个位数,乾隆、萧衍、武则天、赵构和忽必烈,还有个存疑的赵佗。而不少帝王,连现在的退休年龄都活不过。各个朝代基本半斤八两,不会太高。
比如汉朝:

唐朝:

表现比较好的是清朝:

这只是算当了皇帝的那位,你还没算没当皇帝的那些,比如,以清朝的康熙为例,比如康熙是后代比较多的一个帝王,可以排除较多的偶然性,康熙本人活了68岁。

然而他的后代情况呢?

所以,把这一波算上的话,那个平均数,还要打个折扣。


有一种奇怪的逻辑,早夭的不算,战争、瘟疫等引发的死亡不算,那什么算?寿终正寝?

不好意思,绝大多数寿终正寝都是得病死亡的,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只是过去或者哪怕现在,很多人也不习惯尸检罢了。

而且人家明明出生了,也活过了,结果就不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