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门诊中,经常碰到宝妈问医生,孩子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饭怎么办?真愁人!
别着急,今天就由我们康复科的小高医生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小儿厌食症,并分享几个中医推拿手法,一起试试吧!
什么是厌食呢?
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长时期食欲不振、厌恶或拒绝饮食为特征。厌食的原因有很多,排除外感、内伤疾病后,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不足导致的。
肾为先天之本,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食欲正常,若脾胃虚弱,功能受损,则食欲下降,不欲饮食,长期厌食则会导致气血生化无源,造成营养缺乏,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更甚者会造成身材矮小,骨瘦如柴。
推拿治疗厌食症,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选穴,在体表的特定穴位上施以一定刺激量的手法来间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和胃的排空作用,可加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增强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功能,厌食症的治疗以健脾和胃为原则。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因其无创、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被广大家长所接受,小朋友也容易配合。今天分享给大家几个常用穴。
第一个常用穴: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补脾经,术者一手持宝宝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旋推宝宝拇指螺纹面;或以拇指端循宝宝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的宝宝。
适应症:补脾经常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肌肉薄弱等症状。
第二个常用穴: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
操作:术者一手持宝宝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端揉宝宝大鱼际平面,揉100次,称揉板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化调达上下之气。
适应症:常用于治乳食积聚、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或腹胀、腹泻、嗳气、呕吐等。
第三个常用穴:四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推四横纹:术者一手将宝宝四指并拢用另一手大指螺纹面从宝宝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推300次。
作用:行气和中、调气血、除胀满。
适应症:用治疳积、腹胀、消化不良等。
第四个常用穴:腹
位置:腹部
操作:术者用掌面或四指顺时针摩腹(即顺着肠道蠕动的方向)。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适应症:用于治疗便秘、腹胀、厌食、伤食泄泻等。
第五个常用穴:足三里
位置: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一横指处,当胫骨前肌上。
操作: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稍用力按揉50—100次。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调中,通络导滞,强身健体,是常用的补益要穴。
适应症:治疗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及下肢痿软乏力等。
第六个常用穴: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大椎穴)至尾椎端(龟尾穴)成一直线。
操作: 宝宝俯卧,术者以拇指与食中两指呈对称着力,自龟尾开始,双手一松一紧交替向上挤捏推进至大椎穴处,反复操作3-5遍,称捏脊。
作用:调整阴阳、调理脏腑、疏通气血经络。
适应症:常用于治疗发热、惊风、夜啼、腹泻、腹痛、疳积、便秘以及五脏六腑虚弱性疾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主要手法之一。
补脾经能健脾助运消食;四横纹是治疗厌食症要穴,掐揉之能调中行气,消积消胀,通调上下焦之气;板门为脾胃之门,揉之能健脾和胃,除胀满,通调上下焦之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也是胃经合穴,按揉板门、点揉足三里有健脾和中、补益气血、扶正培元之效;腹部为多条经脉循行所过之处,摩之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调理大小肠;捏脊作用于体表局部,根据经络脏腑间的联系可以把治疗作用传达到整个机体,使得整个机体气血阴阳调和,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总之,上述推拿疗法可起到振奋胃气、疏通经络、调节脾胃阴阳的作用。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