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黄条香,野豆根,蝙蝠葛根,黄条香,北山豆根、野豆根,磨石豆根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新闻:一位老人年扁桃体发炎,很痛苦,也很煎熬,住院调理后出院没有几日,扁桃体又发炎了,这次更为严重,且伴随高烧。老人家很无奈,便借助百度,寻医问药,得知北豆根熬水对于扁桃体发炎有效果。尔后,老人便去附近药店买回一包北豆根,回家后抓了一把洗干净放水熬煮,然后将煮出来的水喝了下去。半小时后,老人出现头晕、心慌、呕吐等不适症状,折腾一晚,天亮后,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医生得知恶心的缘由后,对症治疗,老人的症状有所好转。
其实,百度已经把北豆根毒性写得明明白白,老人因病焦虑,并没有细看北豆根毒性,而把全部注意力都凝聚在北豆根的优点之上。往往过分地信赖,自然忽略内在的缺点。这是人的通病,老人家未能脱俗。北豆根的毒性早在《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是药三分毒,以毒攻毒,是以药的毒攻之病毒。毒,虽不是好东西,但遇到病之毒,将会发挥其奇效。只有恰当地使用它时,控制好它的度,才会皆大欢喜。
北豆根是北山豆的根茎。
北山豆适合舒展枝有很多名字,比如磨石豆、蝙蝠葛,生长在家乡长白山区的山坡林边,有的长在田边路旁,沟谷灌丛中也常能见到。它的根茎喜欢积水多的土壤,喜欢在温暖的凉爽处安家, 25~30℃时最叶,这时的光合作用,可以自由地拔高长大。有些北山豆在华北和陕西安下了家,有些则安家在北方,可它却不喜欢寒冷,只因已经扎根,便不能随着性子迁徙。在气温低于5℃时,它就冻得哆哆嗦嗦,便停止生长。东北的北山豆,因寒冬的气候影响,生长缓慢,这却是长白山区北山豆的优势。生长时间的延长,也聚集了它的灵性和药性,所以药性比南方产得更胜一筹。
它的全草及根部皆可入药,整株植物充分利用。满族民间用全草熬水治疗咽喉肿痛,根部煎服,治疗肺热咳嗽;全草捣烂外敷,治疗腮腺炎、口疮和齿龈肿痛以及蛇虫咬伤。满药喜欢用新鲜的药草用于疗病,还习惯与射干、野薄荷配伍使用,满族百草歌诀中有“北豆根专门把咽治”的记载。北豆根固然有毒,但也蛮多情,家安在哪里,便会入乡随俗地有了当地的新名字。北山豆叶片的大小参差不齐,簇拥缠绕在树干上,叶与叶有差别,想分出辈分和大小,真是很难,但叶片的形状酷似蝙蝠,故又得名蝙蝠葛。《纲目拾遗》中也有记载:“此藤附生岩壁、乔木及入墙茨侧。叶类蒲萄而小,多歧,劲厚青滑,绝似蝙蝠形,故名。”
北山豆看似从山野走来,却与李时珍有关。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游遍了全国。当他抵达广西时,天气持续高热,李时珍感到不适,咽喉疼痛,无法言语。这可急坏了他,不能说话,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向百姓和药农询问相关药材的作用和功效。这天,他带病继续寻找和记录所遇见的药材。当他见到一株藤本的缠绕植物时,心生疑惑。这株植物与平时见到的槐树酷似,但又有藤缠绕,仔细看发现有所不同。正在举棋不定时,发现一位药农正在山中采药;本想上前询问,因咽喉疼痛,言语不便,无法与药农交流,他站在那干着急。药农看出他无法说话而着急的表情,又瞅瞅他的咽喉,忙把这株植物连根拔起,根茎呈细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渐渐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清晰可见,药农将根洗净后,用砍刀切下一片递给他,露出淡黄色切面,木部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周边棕黄色至淡棕色……他把切片含在口中,气微味苦。没多久,李时珍顿觉嗓子轻松很多,也能发音了,他万分高兴。之后,立即询问药农这株植物叫什么名字,药农告诉他,这药苗蔓如豆,八月挖根才可药用,当地人喊作北豆根,可用来治疗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等。于是,李时珍便记下了这药的功效。在慢慢地搜集和寻访中,又获悉此药材还可以治疗急黄和痢疾等疾病。
一同事在工作忙碌时,孩子患了感冒,格外还有闹心事一并袭来,便上火而咽喉肿痛,肿胀难忍,声音沙哑。在同事怂恿下去看了中医。医生摸摸脉象,发现肺脉上亢,伴有左尺肾阴不足,便给开出玄参、麦冬、甘草、桔梗四味药,之后,又加了三克北豆根,特意提醒同事,北豆根是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有小毒,却能为这服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事遵医嘱服用,果然咽痛消失,声音清利。人间草木各有清欢,百草即如此。每一种本草在人间生长都肩负使命,它们的目的是疗伤,而它们的毒也绝非为了祸害人类,反之,那些中毒者,有些是愚昧,有些是未知。但脾虚或者便溏者却不能使用北豆根,另外孕妇服用北豆根更需要慎重。随着医者发现北豆根的毒性后,便进一步开发,让人望而止步的毒却成了治疗癌症的法器。因它具有抗癌活性,临床用于肝癌有一定疗效;现在临床上,北豆根用于治疗肺癌或者是咽喉癌,治疗白血病及食管癌也有一定的功效。虽然它具有毒性,却具有重要的食疗效果,按医生嘱咐的剂量熬汤,可以清热解毒,可以利湿消肿,可以治疗肝病导致的黄疸、咽喉肿痛、痔疮肿痛等。
北豆根入药的根部与山豆根酷似,一般人很难分辨,而它俩的区别依靠本草外形秧苗来区分,山豆根是树类的,而北豆根是藤类的。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北豆根清热解毒、祛风止痛。而内含的毒性也有差异,山豆根所含之苦参碱能引起大脑痉挛,能麻痹横膈膜和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会出现呼吸抑制和震颤、痉挛、死亡;北豆根的成分为蝙蝠葛碱,使用剂量不当,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味道却有着更大的差别,北豆根气微味苦,山豆根的味道极苦,有豆腥气。二者同具清热解毒之效,但毒性差异之大,切不可贸然相互混用。在南方一座小镇,山寨医生误用山豆根替代北豆根,二者使用剂量不同,造成中毒事件,其中还有死亡的案例,引起社会的不安,因为服用山豆根十克以上便引起中毒,少数病人服用六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这件事故告诫人们,中药的使用剂量有度,如同做人,切不可越线。同时,也提醒人们衣服的扣眼必须对应相应的纽扣,扣错衣扣可以重来,用错药物将酿成大患。
瞧一瞧,有毒的本草,却拥有那样多的绰号和别名,留心自然会感悟到,每一种植物性能各有的千秋。北豆根如此,万物亦然。转念想来,一根草,一棵树,一朵花,都不会孤立存在,其内在的能量和功效早已量身定做一样赋予本身,有些只是未知,有待发现。
时代在进步,北豆根潜在的药效有待开发,那时,它的毒性,也许就是它的优点。
这一天不会远。我相信科学,更相信本草本身。(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