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如厕,一紧张就上厕所.....这些表现被戏称为“直肠子”。有人说“直肠子”证明消化好,也有人说“直肠子”是病,那么“直肠子”到底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是疾病呢?
事实上,如果单一出现上述表现,多数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还经常伴随腹痛和/或腹泻等症状,且到医院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后,无实质性病变,则考虑是出现了肠易激综合征(IBS)。
一、生理现象
1.内脏高敏感性所致
人体进食后,食糜会刺激胃肠道,促使其蠕动,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每个人的胃肠道黏膜敏感性不同,部分人群敏感度较高,所以进食后,胃肠道蠕动较快、较强,就会出现“直肠子”的现象。
此外,人体在紧张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若加之内脏对其敏感性增高,则会出现上述表现。
2.食物因素
人体对每种食物的耐受度与接受程度不同,常见于乳糖不耐受人群,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后,由于胃肠道不耐受乳糖,加快其蠕动所致。而部分人群可能并不清楚对什么食物不耐受(如高脂肪食物、高蛋白食物等),仍继续食用或大量食用,也会出现进食后立即排便的现象。
二、病理现象
除了生理现象,如果长期排便伴有粪便性状改变,反复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需要警惕IBS!
2016年罗马Ⅳ标准颁布后,我国更新了IBS专家共识意见——《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其中提到“IBS是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和/或粪便性状的改变,通过临床常规检查,尚无法发现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1.病因与发病机制
IB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肠-脑互动异常。
(1)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可诱发或加重IBS症状。多数研究表明,食物不耐受是IBS的主要危险因素,且诱发胃肠道症状的食物数量与IBS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疾病因素
国外研究荟萃分析表明肠道感染是IBS重要发病因素,约10%的肠道感染会发展为IBS(OR=7.3,95%CI 4.8~11.1)。我国前瞻性研究证实,有肠道感染史的患者IBS发病率比无肠道感染史的患者高4倍(OR=2.39)。
(3)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可与周围和/或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调节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此,长期存在精神压力大、抑郁、紧张、焦虑等情况,容易诱发或加重IBS的症状。其中,抑郁、焦虑障碍是IBS的显著危险因素,在IBS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0%~60%。
2.诊断
目前,我国临床对于IBS的诊断主要以罗马Ⅳ标准为主,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如下:
反复发作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并具备以下任意2项或2项以上:
1|与排便相关
2|伴有排便频率改变
3|伴有粪便性状或外观表现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
同时,排除警报征象,包括年龄>40岁、便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夜间排便、贫血、腹部包块、腹水、发热、非刻意体重减轻、结直肠癌和炎症性肠病家族史。
3.治疗
IBS尚无根治手段,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由于每个患者的个人情况、病情程度、症状均不相同,因此需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
(1)药物治疗(图1)
图1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分类示意
IBS常用药物包括:
①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包括止泻剂(如聚乙二醇)、GC-C激动剂(如利那洛肽)、胆汁酸调节剂(如鹅去氧胆酸)、氯离子通道激活剂(如鲁比前列酮)等。
②作用于全身的药物,包括解痉剂(如匹维溴铵)、抗抑郁药(如盐酸多塞平)、阿片类药物(如洛哌丁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
(2)非药物治疗
①日常推荐低FODMAP饮食,即减少可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摄入量。同时,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的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图2),均对改善IBS症状有益。
图2 调整生活方式
②心理认知行为治疗是IBS治疗中的必要环节。一项纳入436例IBS患者的对照研究中发现,标准认知行为治疗对胃肠道症状的改善比例高于心理教育(61%*vs.*43%),有效绝对危险度测量指标为4(95%CI 3~9)。
总之,生活中所谓的“直肠子”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因素所致。日常可先通过适当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进行改善,若无改善或症状加重,以及伴发其他症状,建议积极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803-818.
[2]Bonetto Silvia,Fagoonee Sharmila,Battaglia Edda,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Polish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131,(7-8):709-715.
文:冯熙雯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