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国家卫健委在作出的答复中提到,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的研究,以创新技术推动防制工作,探索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经济适用的蚊虫防控技术,降低蚊虫密度水平。
不过,个人认为,全面消灭蚊子不太现实,这事情最前沿的技术也没成功过。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
01,全面灭蚊,别高估自己
蚊子确实是很恼火的存在,嗡嗡嗡地吵人不说,还会叮人,这是很多人对蚊子的直观感受。当然,对于公共卫生的人来说,可能更关注蚊子带来的传染病。
比如典型的是疟疾,每年带来大量的感染和死亡,屠呦呦女士还因为研究青蒿素这种可以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其实,人类一直想着消灭蚊子。最早的时候,科学家试图着用化学药物来灭绝蚊子,不过结果你都知道了,没啥用。目前大家日常用的花露水,蚊香之类的,并没有把蚊子从地球上消灭掉。
后来,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试图用基因编辑来改造蚊子。比如通过对蚊子的基因进行改造,重点是破坏蚊子的X染色体,这样改造之后,使得蚊子只能生出雄性的蚊子等等策略。并且还进行了野外实验,也就是在现实中投放这种绝育蚊子。
比如2009年在Grand Cayman试行过330万转基因雄蚊释放。
2011年在巴西进行了另一次大量转基因蚊子释放。
最初效果的确很明显,比如短时间内,蚊子的种群数量下降了80-95%。
但是随着时间推进,发现蚊子又回来了。一种是其他蚊子种群迁徙过来,另一种是原本以为被消灭的蚊子也卷土重来。由此可见,消灭蚊子难度太大。
事实上,目前一些科技公司尝试的灭蚊,往往针对的是极个别的蚊子,而全世界范围内,蚊子种类多达3500多种,绝大多数不叮人,作为一种会飞的昆虫,在水中也可以传播,基本上其他蚊子很快会填补空缺。
02,蚊子并不是我国主要的虫害
每个领域的研究人员都会特别强调自己领域的重要性。比如你看心血管病的研究人员,感觉人人都是高危,毕竟心血管病是造成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因素,癌症都比不过。但是你要看阿尔茨海默的研究,又会发现这种疾病占8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25%,严重影响了个人健康。要是关注近视,觉得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近视;了解肥胖,成人近一半肥胖。
每个疾病都是让人可怕的。但是,在投入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必然有个权衡。
蚊子是重要的传染病媒介,但是并非我国主要的健康威胁,事实上,对于我国公共卫生来说,还是把精力投入到更多需要关注的领域。
尽管有人会说蚊子是世界上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动物,但是这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对我国来说,2019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244507例,其中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79642例,不到1%。
03,逐步推进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控制蚊子,而是有序推进,别动辄就提出消灭蚊子的口号。当年除四害的时候全民努力,也没见得把它们彻底清除。
对于蚊子来说主要的防控依然是解决卫生水平,这是关键。
蚊子滋生地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城乡垃圾、污水、厕所等地点是蚊子的重要滋生地,关键点是:水。
比如新加坡所处的热带是登革热等疾病的重要发病地,所以新加坡对于蚊子的防护是非常强的。
如果家庭灭蚊不力,不仅会受到罚款,甚至还有监禁等处罚。
然而2020年,因为疫情,新加坡的公共卫生疏于防范,很快就爆发了登革热疫情。爆发的登革热病毒属于3型。这种病毒类型至少有 30多年不是新加坡的主流登革热类型了,结果就是当地人难以面对这个新的变异病毒株。
因此,消灭蚊子,不太现实,减少蚊子滋生地,逐步控制蚊子带来的伤害,可能更合适。
来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