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俗话说:“便秘不是大毛病,解不出来真要命。”便秘已经成了很多人难以启齿的困扰,如不加重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如出现排便困难、排便较干、一周排便少于3次即为便秘。大众如注重养生,平顺脏腑气机,阴阳不偏不盛,津液流通,肠道滋润,大肠传导自然正常。可见便秘既要治疗,更要预防,防重于治。

发病原因

便秘原因可大致分为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两大类,需根据病因来调治。

器质性便秘

顽固性便秘多为器质性病变,要及早就诊行相关检查。如肛门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纤维肠镜检查有助于观察肠黏膜的改变,并可做活检,明确病变性质;胃肠X线检查有助于观察胃肠道功能;直肠指诊有助于诊断直肠癌、肛裂;钡剂灌肠、低张双重造影等都可以协助检查,确定便秘的原因,以便下一步进行对因治疗。

功能性便秘

这类型便秘多由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及排便习惯引起。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工作学习紧张均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糖、过咸、多油、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等易导致胃肠消化吸收负担增大,进而出现便秘。不良排便习惯如排便时看书、看手机等,也是便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看东西时会转移注意力,使自己的气血调动于上,主动排便的意识减弱,导致排便时间延长,肛门压力变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便秘、痔疮。

防治三则

顺气摩腹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气逆气乱者甚多,情绪躁动者易出现气上而不下的情况,因此开降肺气十分重要。上窍肺张开,下窍肛门就通顺了。入厕前可深呼吸,通过吸入自然界清气通畅气机,同时与摩腹相结合,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摩腹,可促进排便。

卯时排便

中医认为,卯时(早晨5点~7点)大肠的气血最为旺盛,推动大便蠕动的气最充沛,更易排泄。而且人在经过一天的消化吸收之后形成的食物残渣,经过一夜的沉积皆存于肠内,应及时排出,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养阴生津

使用蜂蜜治疗便秘最早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取一勺蜂蜜煎熬,待冷却塞入患者肛门,不久便会排出大量腥臭之便,这也是最早使用栓剂直肠给药的记载。便秘者入厕前可饮一杯蜂蜜水,起到濡润肠道、益水以行舟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蜂蜜可修复胃肠道黏膜,利于胃肠道消化蠕动,使食物残渣下行。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