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每日清晨,总能看到这样一群特殊的健身达人:头发花白,却能稳稳地完成太极推手;脊背微弯,却仍绕着步道快走;手部微颤,却坚定地完成引体向上。

在老人就该静养的传统观念里,这些坚持运动的老人常被贴上“瞎折腾”的标签。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长期健身,让衰老来得更慢些】

人到老年,一些细微的不适,其实都是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信号——肌肉慢慢流失,让四肢少了力气;关节软骨逐渐磨损,活动时少了往日的灵活;心肺功能有所下降,稍一劳累就容易气喘。

长期坚持健身的老年人,能为身体留住更多活力。当他们每天坚持走一段路,或是做些轻柔的伸展动作,肌肉就能在反复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即便年纪大了,也能保持一定的力量;关节在适度的运动中,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心肺功能也会在规律的运动中得到维持,不会轻易被气喘打断。

在天气变化时,不少老人容易被感冒找上门,恢复起来也需要好几天,而坚持健身的老人,身体抵抗力更强一些,即便偶尔受凉,症状也会轻很多,恢复得也更快。

【健身能换来少遭罪】

最明显的是减少了长期卧床的煎熬。

很多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会因为肌肉无力、关节僵硬,不得不长期卧床,时间久了,后背等部位都容易长出褥疮,稍微一动就疼得龇牙咧嘴,肺部也容易因为长期卧床积痰,引发反复感染,咳嗽胸闷的症状不断折磨着身体。

而常年健身的老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一直保持得不错,不用长期卧床,减少了褥疮、肺部感染的困扰,身体自然少受很多罪。

不少老年人到了晚年,会被各种疼痛缠身,有的老人不得不天天吃止痛药,可长期吃药又会带来各种副作用。而坚持运动的老人,身体的血液循环更通畅,这能减轻关节、肌肉的疼痛感。

还有些老人晚年时,会慢慢变得记不住事,他们认不出身边的家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这种意识模糊会带的恐惧和无助。而运动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滋养,帮助维持大脑的活力。

【老年人安全健身】

选对运动

老年人选运动时,一定要避开那些对关节冲击大、强度太高的项目,可以从温和的运动开始;健步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保持自己觉得舒服的速度,抬头挺胸,手臂自然摆动,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锻炼心肺。

运动前后做好工作

运动前的热身,就像给身体提个醒,让身体慢慢从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

可以先慢走几分钟,让心跳慢慢加快;再活动活动关节,让关节慢慢“苏醒”。运动后的放松,能帮助身体缓解疲劳,避免肌肉酸痛,每个拉伸动作不用太用力,只要觉得肌肉有轻微的拉伸感就好。

运动中不勉强自己

一些老人看到别人能做高难度的拉伸,自己也想试试,有些人觉得运动时间越长越好,但自己明明已经觉得累了,还硬撑着继续,这样很容易让身体过度疲劳,甚至引发头晕、心慌等不适。如果运动过程中觉得心跳太快、呼吸急促,就放慢速度,或者停下来歇一会儿。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