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你是否注意到身边人鼾声如雷,有时甚至突然“没声了”,过了几秒又猛地吸一口气?这可不只是简单的“睡得香”,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SAHS)在作祟。这是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对健康危害巨大。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简单来说,就是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口鼻呼吸气流消失或明显减弱,每次持续至少10秒钟。想象一下,你睡着后,喉咙里的“通道”因为各种原因塌陷或阻塞了,空气进不去也出不来,导致身体缺氧。大脑被“憋醒”后,肌肉紧张,通道重新打开,呼吸恢复。这个过程一夜可以重复数十次.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症状较为多样,除了明显的打鼾且鼾声不规律,还包括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呼吸中断数十秒甚至几分钟,会因此突然憋醒,因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导致夜间多次醒来。白天则会出现明显的嗜睡、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猝死,这与呼吸暂停引起机体缺氧,进而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有关。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呢?

体型肥胖者:尤其是“颈粗腰圆”型,体重指数(BMI)≥28
kg/m2的肥胖人群,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3-5倍。特别是颈部脂肪堆积过多(男性颈围≥40cm,女性≥38cm),会像“枷锁”一样压迫气道,导致睡眠时气道塌陷,引发呼吸暂停。

年龄:也是一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松弛,气道容易狭窄,患病风险增加。

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及鼻部肿瘤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或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等。

个人嗜好: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长期吸烟可加重OSA。

其他:有家族遗传史、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问题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如何预防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增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烟酒嗜好,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饮酒。

对于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加强运动。我们的经验是减轻体重的5%-10%以上。

鼾症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压、心律紊乱、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要重视血压的监测,按时服用降压物。

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物,以免加重对呼吸中枢调节的抑制。

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可在睡眠时背部褙一个小皮球,有助于强制性保持侧卧位睡眠。

手术后的患者要以软食为主,勿食过烫的食物。

总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它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也能降低患病风险。

作者:张文娜 河南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审核:袁晓梅 河南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