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北老铁”的豪爽撞上北欧国家的冷幽默,一场由方言谐音与刻板印象交织的网络狂欢悄然诞生——“瑞典人”这一称呼的流行,既是地域文化误读的产物,也是互联网时代群体身份调侃的荒诞缩影。东北人为什么被称呼为“瑞典人”呢?咱们换个角度解读一下。


01,东北人为什么被称呼为“瑞典人”呢?


东北人被称作瑞典人,来源于东北地区和瑞典的对应,类似的是海南岛和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对应。

做个图。瑞典和西西里的地图关系,下图中黄色为瑞典,红色为西西里岛

我国东北和海南岛的地理关系

大体上都是东北——西南的关系,或者简化为北-南关系。

距离上,瑞典中心位置到西西里岛距离2894公里

东北区域中间位置长春到海南岛距离

也相对差不多。


02,“瑞典”代东北只为避开地图炮?


尽管瑞典和东北纬度不同,但是瑞典受到海洋性气候影响,东北受到大陆季风气候影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纬度差异,使得东北的气候寒冷程度达到了瑞典的寒冷气候。

我揣测这就是很多人用瑞典代指东北的理由之一,当然本质是为了避免最直接的地图炮。

毕竟你说东北人,那可是真的东北人,你用瑞典人来代指的话,大不了装糊涂。类似的还有荷兰人和河南人,这个更多的是音相似。


03,再聊聊地域歧视


我个人是比较反对地域歧视的。不过地域歧视如此常见,比如大内斗省之类的,还是有一些本质上的内容,就是人类认知的符号化,这是一种认知的简化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的了解世界。

比如看到一群陌生人,首先是分为男人/女人,然后根据自己对男人/女人的理解赋予这些人一些自己的认知。

类似的,如果对于一个非山西人,或者从没接触过山西人的人来说,他了解到的山西人,往往是传媒上广泛宣传的内容,比如手提现金穿着朴素的煤老板的印象等等,然后等他认识我了, 才知道山西人也有我这种穷的叮当响的小屌丝。

来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