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不可取。

咖啡、茶叶开封后不建议直接放进冰箱保存,这一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影响风味甚至导致串味。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咖啡粉、咖啡豆及已开封的茶叶表面布满微小孔隙,且含有天然油脂(如咖啡中的绿原酸、茶叶中的萜烯类物质),这些结构使其具有强吸附性。冰箱虽能保鲜,但属于密闭环境,内部混杂着蔬菜的青草味、水果的甜香、剩菜的油腥味等多种气味分子。开封后的咖啡或茶叶长时间处于其中,孔隙会主动“捕捉”周围异味并附着在表面,导致原本好好的咖啡或茶叶混入奇奇怪怪的味道。

其二,冰箱冷藏室温度通常在0-5℃,而室温约20-25℃,每次取出时,低温的咖啡/茶叶会因接触暖湿空气迅速脱水(表面水分蒸发),同时内部可能因温差产生冷凝水;再次放回冰箱时,水分又会在低温下凝结。这种反复的“脱水-吸水”循环会破坏咖啡豆的细胞结构(如咖啡粉的疏松度)和茶叶的纤维组织,导致风味物质(如咖啡的果酸、茶叶的茶多酚)加速挥发或氧化,最终冲泡出的饮品会变得寡淡或出现“水闷味”。

已开封的咖啡、茶叶应密封存放在阴凉避光处,避免与异味源接触;若需短期保鲜(不超过1周),可选择密封后冷冻(-18℃以下),但需注意:冷冻仅延缓氧化,无法完全阻止风味流失,且取出后需彻底复温至室温再开封,减少冷凝水影响。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