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UPF)的消费量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增加,超加工食品被定义为经过工业化加工且由高度转化、衍生或合成成分组成的食品。超加工食品指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业加工制作,添加香料、色素、增味剂、乳化剂等多种食品添加剂,普遍含有高糖、高盐、高脂肪、低蛋白、低膳食纤维、低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如糖果、饼干、冰淇淋、薯条和含糖饮料等。

超加工食品含有与不良代谢健康相关的宏量和微量营养素,包括饱和脂肪、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高能量密度配方。超加工食品被怀疑含有污染物,如塑化剂(包括邻苯二甲酸盐),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加工或包装过程渗入食品供应链。摄入超加工食品后,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内分泌激素干扰损害代谢和生殖功能。

2025 年 8 月 28 日,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on male reproductive andmetabolic health 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相比未加工食品饮食,超加工食品摄入会显著损害男性的心血管代谢和生殖健康。更令人警醒的是,这些有害影响独立于热量摄入,即使热量相同,超加工食品本身的加工属性就足以对健康造成损害。

体重与代谢的双重打击

研究招募了43名20-35岁的健康男性,采用2×2交叉设计,让每位参与者分别接受3周的超加工食品饮食和未加工食品饮食,并设置热量充足和热量过量两个组别。

结果触目惊心:相比未加工食品饮食,超加工食品饮食在热量充足组和热量过量组分别导致1.4公斤和1.3公斤的体重增加,脂肪量增加约1公斤。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超加工饮食的体重增加及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DL:HDL)升高,且此现象与热量负荷无关。参与能量代谢和精子生成的多种激素水平受到影响,包括 GDF15 和促卵泡激素(FSH)的水平降低。精子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总活力减少。

生殖健康的隐形杀手

激素水平的无声改变

研究数据显示,仅仅3周的超加工食品饮食就导致了关键生殖激素的显著变化。在热量过量组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下降了0.522 IU/L,这一变化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FSH作为调节精子生成的关键激素,其水平下降直接关系到男性生育能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热量充足组中,睾酮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减少了2.111 nmol/L。睾酮不仅是男性的"性征激素",更是维持正常性功能、肌肉量和骨密度的重要物质。

精子质量的雪崩式下降

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精子质量上。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饮食导致精子总活动力在热量过量组显著下降13.23%。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将精子总活动力低于32%定义为弱精症的诊断标准之一。

结语

这项研究的结论明确指出:超加工食品本身,无论是否摄入过量热量,都对人体健康有害。当我们在便利店货架前徘徊,或在外卖APP上挑选美食时,不妨停下来想想:这一口"便利"背后,我们可能正在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

健康的饮食不应该是奢侈品,而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让饮食模式远离超加工食品,转向加工程度较低的替代品,可能有助于促进心血管代谢和心理健康,以及改善男性生殖健康。在这个超加工食品泛滥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餐盘,为了当下的味蕾享受,还是为了长远的健康人生。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