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吴丽云

单位: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急、病情重的脑血管疾病,而发病后的3-6个月被称为“黄金恢复期”。在这一阶段,脑组织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重塑速度最快,科学的护理与干预能显著提升恢复效果。以下6点注意事项,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严格做好医学监测

1.1核心指标的动态监测

在脑出血后,血压是一个“红线指标”,长期高血压会使二次出血发生,而低血压又会使脑部供血减少,从而阻碍康复。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一般早晚各一次,理想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具体数值需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由医生调整)。测量时需注意的是,患者需安静休息15分钟后再测量,避免情绪波动、憋尿或剧烈活动后立即测量,以保证数据准确性。血糖监测同样关键,高血糖会加重脑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延缓神经修复。糖尿病患者需每天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非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检测,目标是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0mmol/L。

1.2定期复查

黄金恢复期内,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基础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每3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如头颅CT或MRI)。影像学检查能直观反映脑组织水肿吸收情况、血肿残留量及脑室系统变化,医生可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若发现脑水肿持续不退,可能需要调整脱水药物剂量;若存在脑血管畸形,需提前规划后续干预措施。

1.3异常症状的快速识别

如果在康复期间有下列表现,需要及时就诊:突发头痛、呕吐、意识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加重,甚至无法站立或握物;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突然恶化;抽搐、癫痫发作等。这些可能是再次出血或脑水肿加重的信号,及时干预能避免病情恶化。

2.科学开展康复训练

2.1肢体功能训练

在疾病发生后的1-2个星期,患者多处于卧床状态,此时需进行被动训练。可以让家人或者是复健者帮忙进行关节运动,如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等,每个动作保持10-15秒,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能有效防止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

发病2周后,若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可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从简单的床上翻身、坐起开始,逐渐练习站立(可借助助行器)、行走。例如,站立训练初期可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随着体力增强逐渐延长时间;行走训练可先在平地练习,再过渡到上下台阶,注意步态矫正,避免“画圈”行走。

2.2语言与吞咽功能训练

语言障碍患者可从单音节开始练习,如“啊”“哦”,再过渡到词语、短句,家属可配合图片、文字辅助训练,每天练习30分钟,鼓励患者多听、多说。对于有吞咽障碍的病人,需先评估吞咽功能(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经口进食),初期可选择稠厚流质食物(如米糊、藕粉),避免稀薄液体(如水、汤)引发呛咳。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细嚼慢咽,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约5-10ml),吞咽后可饮少量水清洁口腔。

2.3认知功能训练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的症状,可以通过玩拼图游戏、记单词、做简单的算术等方法来进行锻炼,一天1-2次,一次20-30分钟。要逐渐提高训练的难度,如从记3个物品名称到记5个,以保持患者的兴趣和信心。

3.精准调理饮食

3.1营养摄入

优质蛋白是神经细胞修复的重要原料,建议每天摄入鱼、禽、蛋、奶、豆制品等,如每天1个鸡蛋、1袋牛奶(约250ml)、50-100g瘦肉或鱼虾。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能抗氧化、减轻炎症,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西红柿等,每日300-500g)、水果(苹果、香蕉、蓝莓等,每日200-350g)。其中,香蕉、橙子富含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蓝莓含有花青素,能保护神经细胞。

3.2规避饮食禁忌

尽量不要吃辣椒、花椒等具有刺激性的食品,以免导致血压不稳定;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少吃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以防腹胀影响呼吸和康复训练。

4.重视心理护理

4.1家庭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家属要注意病人情绪的改变,如持续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或早醒)、易怒、自责等,这些可能是抑郁或焦虑的表现。若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同时,可让患者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活动(如叠衣服、择菜),增强其自我价值感。

4.2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若患者情绪问题严重,影响饮食、睡眠和康复训练,需及时联系心理医生。医生可能会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如抗抑郁药)帮助患者改善情绪,为康复扫清心理障碍。

5.积极预防并发症

5.1压疮

由于病人长期处于卧床状态,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肩胛部)易受压缺血,形成压疮。预防方法是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拽(以防皮肤擦伤),可在受压部位垫气垫或软枕。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出现皮肤发红,可用手掌轻轻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2肺部感染

卧床患者咳嗽无力,痰液易积聚在肺部引发感染。每日给予病人背部按摩10-15分钟,由下而上,由外到里,以协助清除痰液;若患者痰多且黏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治疗。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避免患者受凉。

5.3深静脉血栓

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使下肢的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发生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锻炼以防止血栓形成,如每天活动下肢(如踝泵运动:勾脚、伸脚,每组10-15次,每天5-6组),也可使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若发现下肢肿胀、疼痛,需及时就医检查。

6.调整生活习惯

6.1规律作息

平时要有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熬夜,否则会引起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午休的最佳时间是30-60分钟,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睡前可喝一杯温牛奶、听轻柔音乐,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6.2避免劳累与情绪波动

黄金恢复期内,患者体力尚未完全恢复,应避免过度劳累(如长时间站立、搬运重物)。在此期间还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避免出现愤怒、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从而提高再次出血的危险),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平复情绪。

小结

脑出血黄金恢复期的康复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牢记以上6点,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只要坚持科学干预,多数患者在黄金恢复期内都能取得显著进步,切勿因急于求成而盲目尝试偏方或过度训练,稳步前行才是康复的关键。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