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20日将进入“头伏”,一年中最闷热的日子眼看就要到了。老话常说“夏天多吃瓜,身体顶呱呱”。酷暑时节,人体汗液蒸发慢、散热不畅,感到疲倦口渴时,吃些清甜爽口的瓜果,能滋养五脏。

《黄帝内经》提出“五色入五脏”,五色,即赤、青、黄、白、黑。在膳食营养方面,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古人记载的五果为枣、栗、桃、杏、李,五菜为葵、韭、藿、薤(xiè)、葱,如今则泛指各类瓜果蔬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当个合格的“吃瓜群众”吧。

红色入心

咬一口红瓤西瓜甘甜爽口,既能止渴生津,又能入心经,是清心降火、清解暑热的好东西。要是榨成汁喝,不妨连洗干净的瓜皮一起榨——中医里瓜皮可是能入药的,美其名曰“西瓜翠衣”。也可以单取白色瓜皮切丁煮粥,对口舌溃疡、排尿不畅或是喝酒太多的人特别合适。不过西瓜性凉、含糖量也高,有胃肠炎、经常腹痛腹泻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可别多吃。

绿色入肝

丝瓜晶莹如玉,口感绵软可口,能入肝经,是清热除烦、利水通络的佳品,尤其适合鼻窦炎、咽喉炎、乳腺炎患者,以及产后缺乳、痔疮便血、疝气人群食用。现代研究发现,丝瓜富含维生素、钙、铁、磷、木糖胶、瓜氨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病毒等多种作用。清炒丝瓜、丝瓜炒鸡蛋、蒜泥蒸丝瓜,都是这个时节餐桌上的常见美味。

丝瓜络既是食材也是药材,能祛风通络、活血通乳,煲汤或代茶饮时加入,可辅助缓解风湿病关节疼痛、改善产妇乳汁不通。取5-10克丝瓜络,搭配赤小豆、玫瑰花等一同煮饮即可。

白色入肺

冬瓜内瓤洁白透亮,冬瓜子香脆可口,它能入肺经,有解暑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冬瓜子还能清肺化痰止咳,气管炎、糖尿病、泌尿系感染患者,以及水肿、小便不通、肥胖人群,都适合多吃。炎炎夏日,把冬瓜切块,撒上几粒葱花,随手熬出一碗清新脱俗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那股清爽劲儿恰好沁人心脾。

黄色入脾

木瓜果肉饱满,种籽晶莹,能入脾经,有和胃祛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像风湿引发的关节疼、老年人频繁抽筋,或是暑湿导致的上吐下泻,吃些木瓜就能起到食疗作用,简单方便又有效。而木瓜搭配牛奶,更是养颜好物,很适合爱美的女性常吃。

黑色入肾

紫葡萄紫黑透亮,果肉弹嫩爽滑,能入肾经,有补肾滋阴、止渴生津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抗氧化、抗衰老,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要是您没有消化系统的毛病,不妨试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葡萄皮里有大量花青素、鞣质等营养,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入伏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蔬菜吃前务必洗净,避免引发腹泻痢疾。五颜六色的瓜果虽好吃,但部分含糖量不低,平时不能用它们代替主食。

另外,春夏需养阳,不少瓜果性偏凉,暑湿天里人的脾胃运化本就弱,吃太多甜凉食物容易加重体内寒湿。所以吃了瓜之后,饮食中可以搭配些姜、莲子、山药、扁豆,或是鸡肉、牛肉等,帮助护住脾胃阳气。

(作者刘伟系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宣磊系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

延伸阅读

“抱冬瓜睡觉”适合哪些人

最近,网上流行起“抱着冬瓜睡觉”,据说可以有效防暑降温。其实,抱冬瓜睡觉的法子在古代就有了,《夏夜抱瓜眠》一诗便是佐证。这种方法能清凉助眠,既得益于冬瓜的物理特性,也符合中医理论。

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人体,能快速吸走体表热量。从中医角度说,冬瓜皮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水煎内服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这也为它的清凉作用添了层理论依据。

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用冬瓜物理降温可能加重腹痛腹泻;体弱畏寒的老人、儿童可用薄棉布包裹间接接触,或放枕边局部降温。冬瓜表皮白毛易刺伤皮肤,使用前需洗净白毛、保留外皮。睡觉时可抱或搂着,重点为四肢降温,避免冬瓜与腹部直接接触。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