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百味 | 这种草药美丽又奇特,解酒、保肝,应酬必备
最关注您健康的 广东省中医院
2025年03月04日 07:30 广东
《芳草百味》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打造,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提供学术支持,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六日下午12:30分)《周末健康课堂》推送。
本期主讲人
蛇菰,广东省中医院,3分钟
主持人
各位街坊,今天继续我们蛇年讲蛇中药系列。这次来说一个很漂亮很特别的中药,叫蛇菰。它一眼看上去给人感觉是一种蘑菇,通体鲜红,辨识度特别高,那么它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本期的《芳草百味》鹏鹏请来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朱岳鑫药师为大家讲下蛇菰。
药师
蛇菰,属于蛇菰科蛇菰属植物,为寄生肉质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荫蔽密林中,尽管“菰”与“菇”的发音相同,蛇菰却并非蘑菇。蛇菰能够开花结果,花序形似蛇头,这可能是蛇菰得名的原因之一。
全球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约120多种,中国境内大概有20余种。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海南、贵州、广西等地。蛇菰对生长环境有着特殊的需求,通常寄生在木本植物的根上,属于完全寄生的植物种类。因产地跟种类不同又有众多的别名,如鹿仙草、文王一支笔、借母怀胎、葛菌、铺地开花、草狗肾等。
在很多地方,野生蛇菰被视作“祥瑞之草”,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周文王途经某地,对当地的奇山秀水赞不绝口,于是一边饮酒赏景,一边吟诗作画,批阅公文,醉后不慎将笔失落山崖之下,这支笔后来便化作一种草药,茎秆似笔管,头稍大,形如一支紫红色的手笔,因此得名“文王一支笔”,也就是蛇菰。
蛇菰在传统中医领域应用广泛:《本草纲目》将蛇菰以“葛花菜”和“葛乳”之名予以收载,称其气味甘、苦,无毒,主治醒神、酒积。《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蛇菰苦、涩,寒,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肿痛,指疔。还有民族医学著作《中国土家族医药学》记载蛇菰具有活血化淤、疏肝理气的功效。
现代研究揭示了蛇菰在多个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蛇菰提取物能够增强某些酶族的活性,加速乙醇的代谢,进而展现出显著的解酒和保肝效果。同时,蛇菰提取物还被证实具有降低血糖、抗炎和镇痛的特性。此外,蛇菰的多糖提取物还表现出抗肿瘤的潜力。
蛇菰作为中药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寒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终审 | 陈佳佳
芳草百味 | 这种药食两用佳品,您一定吃过,但是未必知道它的正名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