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是一段刻在无数人青春记忆里的时光,是挑灯夜战的疲惫、是考场上的紧张不安、是等待成绩时的忐忑焦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虽然辛苦,但终究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经历,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压力和紧张会逐渐消散。然而,却有这样一群人,高考给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一道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高考前埋头苦读,期望着终考铃一响就冲出考场放飞自我。 然而真的结束后,却在多年后常常午夜梦回,做梦都梦到高考,却发现自己迟到、看不清试题、最后一道大题怎么也做不出来。 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那么可能你已经进入了“高考PTSD”状态。这,很可能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作祟。
那么,高考究竟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呢?
01,什么是PTSD?
估计不少人对这个好奇,其实,PTSD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指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来说,遭遇到能够威胁到个体生命、身体,或者精神世界完整性的创伤性事件。 也就是说心理上产生了长期且难以消除的不良反应。
02,高考也能导致PTSD?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PTSD,这时,你可能要问,比起犯罪、战争、灾害,区区一场考试,那不是小场面吗?这还真不一定。相比于躯体伤害客观而显而易见,心理创伤的情况往往因人而异,有非常主观的个人判断在里面。比如对张三来说丢了钱包只是下个月再买游戏装备,对于李四来说可能就是下个月吃不上饭,这辈子都不想去丢钱包的那条街了。
同理,很多同学被灌输了高考无比重要的概念,从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天起就是奔着最后那几场考试去的,真到了那一刻,压力可想而知。开考铃一响,你吓得一记哆嗦,监考老师向你展示开封的试卷,你感到一阵口干,卷子传到你手里,你接过这张决定命运的纸,手抖成帕金森……这都很正常。
03,如何应对高考带来的PTSD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考不一定会带来PTSD这么严重的后果。 但很可能多年以后,你已经不再记得书里的李雷和韩梅梅,但猛然看到我的头像,还是会呼吸一紧,想起当年背英语课文的痛苦。
这是因为这些事在你脑海里形成了情绪记忆。你不仅记住了事情本身,大脑还储存了当时强烈的紧张感,不排除部分学霸会有快感。 情绪信息存在记忆增强效应,能持久而强烈地被记住。难怪课后作业都是叫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毕竟情感上来了,记得更牢嘛。 而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解决办法就是正确的看待高考。
其实高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只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岔路口。既然已经走过了这一步,那么接下来,勇敢地走出下一步就好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患者个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们应当提高对PTSD的认知水平,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和误解,鼓励那些遭受创伤后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来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