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仅是考生的“战场”,也是家长默默付出、全力支持的时刻。孩子在前方拼搏,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想要为孩子保驾护航,家长们不妨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搭配饮食,提供充足能量
考试期间,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对营养的需求更高。家长在准备三餐时,避免突然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以免引起肠胃不适。选择卫生可靠的食材,避免生冷食品(如刺身、凉菜)和不洁外卖。烹饪以蒸煮为主,少油腻辛辣,减轻肠胃负担。
1.营养均衡搭配:早餐必备蛋白质(鸡蛋、牛奶)+碳水(全麦面包);午晚餐多鱼虾、瘦肉和深色蔬菜。
2.忌大补:不突然进补保健品或陌生食材,以防过敏腹泻。
3.饮水与加餐:少量多次喝白开水,考试前2小时控制饮水量。夜读可备温牛奶、燕麦粥等易消化加餐,忌油炸零食。
关键提醒:不吃剩菜、不尝鲜(如未吃过的水果),带皮水果需彻底清洗。
二、环境与作息优化:打造“零干扰”空间
1.睡眠护航:督促孩子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30分钟提神。失眠时可尝试泡脚、温牛奶助眠,禁用安神药物。
2.环境降噪:考前减少亲友探访、家庭聚会,保持室内安静。为孩子划分独立学习区,书桌整洁减少干扰。
3.健康监测:每日观察体温、咽喉状况,备用退热贴、抗原试剂应急。发现发热、腹泻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硬扛。
三、关注心理状态,给予情感支持
1.沟通有分寸:多倾听少评判,用“尽力就好”代替“必须考好”,不要追问复习进度或对比其他考生。
2.化解焦虑:引导孩子深呼吸、听轻音乐减压,莫用电子游戏解压。家长自身保持平和,避免传递紧张情绪。
3.应急预案:与班主任建立24小时联络通道,突发心理波动及时介入。
此外,家长自身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如饭后散步、看电影等帮助孩子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家长的后勤保障是孩子坚实的后盾。做好饮食、作息、心理这三方面的保障工作,相信孩子们一定能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交出满意的答卷!
来源: 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