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源远流长的养生体系中,保健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保健灸的奇妙世界,探索其奥秘与价值。

一、什么是保健灸?

保健灸,作为一种以艾灸为主要手段的养生方式,其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效果。它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充分肯定了艾灸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二、保健灸的作用

那么,保健灸为何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这要从艾灸的作用原理说起。艾灸所产生的温热刺激,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同时,艾灸还能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主要有一下4种作用。

1.温经散寒:艾灸通过局部的温热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驱散体内的寒邪,对治疗风寒感冒以及寒湿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扶阳固脱:艾灸能够温补人体阳气,有效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对于因阳虚导致的如手脚冰冷、畏寒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3.行气活血:艾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对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有显著效果,有规律的进行保健灸可以有效改善疲倦乏力、头晕目眩、心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

4.消瘀散结:艾灸能够帮助消除体内瘀血和结节,对于疮疡久溃不愈、肿瘤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对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有改善作用。

三、常用的保健灸穴位及方法

在保健灸中,常用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被誉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其作为养生保健的要穴,通过艾灸可以起到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对于改善生殖系统功能、增强体质有很好的效果;

神阙穴,即肚脐,艾灸神阙穴可以温阳救逆、利水固脱,对调理肠道功能、缓解腹部不适有一定的作用,通常可以采用隔姜灸、隔盐灸的方法,从而治疗腹痛腹泻、崩漏痛经、遗尿尿频等多种疾病;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是一个强壮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能够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有助于提高消化功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经常性的对足三里穴进行施灸,不仅可以治疗如胃痛、呕吐、腹泻等胃脘部的多种疾病,还可以有效改善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见的艾灸方法则主要有3种:

一是悬起灸,直接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厘米处进行熏烤,一般每个部位灸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悬起灸操作较为简便,并能有效起到上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等作用,同时可以经常使用艾条灸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从而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二是艾炷灸,是指将艾绒搓捏成圆锥形的小团,即艾炷,放在施灸部位点燃进行治疗。其优点在于可以灵活的在艾柱和施灸皮肤之间隔垫上一层物质以发挥其药物作用,比如隔盐灸神阙穴可以有效改善生殖功能,同时也可以起到利尿消肿、升举阳气等作用,隔姜灸神阙则可以通过姜的温热性质,达到温煦腹部、驱除寒邪,从而治疗胃脘冷痛、痛经等病症。

三是温灸器灸法,指使用专门的温灸器进行艾灸。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适合家庭日常保健使用,常用于腰部或腹部的施灸,可有效改善各种疼痛的症状。

四、保健灸的注意事项

进行保健灸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和艾灸器具,确保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其次,艾灸的时间和温度要适中,一般每个穴位艾灸 15-20 分钟,以皮肤感到温热但不灼痛为宜。此外,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同时要适量饮用温水,补充水分。

保健灸适合大多数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疾病患者以及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高热患者、皮肤过敏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结语

中医保健灸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养生方法,它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还能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为自己的健康增添一份温暖的呵护。让我们一起将这一传统养生瑰宝传承下去,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撰稿:田安哲/刘迈兰

审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