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杂交水稻之父”之称、又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想必大家对他并不陌生,身子骨一向硬朗的袁老在某次外出时不幸跌倒,从此身体每况愈下,直至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心痛,也引出一个重大且普遍的健康问题——老年肌少症。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是一个容易被老年人忽视的隐形杀手。肌肉减少导致力量下降和平衡能力减弱,使老年人更容易跌倒。一旦跌倒,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我们称之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那我们如何简单而科学的判断自己有没有肌少症呢?一共分3步:第一步测一测小腿围。男性的小腿围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肌肉量就下降了。第二步 指环实验,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我们比成一个圈,放在小腿最粗的位置,如果刚刚好合适或者您的腿围比这圈还要细,那您的肌肉量可就下降了,肌少症的风险也就增加了。第三步 走一走,走6米的距离您用时大于6秒,那您就有肌少症的风险。

无论得没得肌少症,防治从来不嫌早,不打针不吃药,生活方式您做好。首先,优质蛋白,建议您进食牛奶、鱼虾这些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每餐一个掌心大小的量,一日三餐就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其次就是抗阻力运动,这对防治肌少症可是必须的。仅日常走路是不够抗阻力运动的,我们推荐老年人进行弹力带这种运动形式,每次20-30分钟,每周至少3天。

朋友们,千金难买老来肉,存钱不如存肌肉。平衡膳食多蛋白,抗阻运动不能丢。肌肉健康人精神,健康老去您可以有!

来源: 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普创作与传播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