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起来,发现枕头湿漉漉的;趴着午睡后,桌子上出现一滩水迹……

小孩子嘴唇力量弱、吞咽能力不成熟,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为什么成年人睡觉时也会流口水?

01 为什么睡觉时会流口水?
1.睡眠姿势不对

清醒时人会自动进行吞咽,趴着睡觉时,全身肌肉都会放松,没有自动吞咽的动作,易引起流口水。

人在做梦时,有时嘴巴会下意识张开,再加上重力作用,唾液可能就流出来了。此时只需适当调整睡觉姿势即可。

2.生理功能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嘴部的肌肉松弛,肌张力减退,所以老人睡觉时更易流口水。

3.交感神经兴奋

如用脑过度、极度疲劳、用药(抗癫痫药、精神类药、激素类药)等情况,晚上会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向大脑发出错误信号,促进唾液分泌。

02 总流口水排查5种病
偶尔流口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发现枕头上的口水印频繁出现,并伴有其他症状,就需要警惕了。

流口水+鼻塞
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会导致呼吸道不通畅。

入睡后,患者会不自觉地用口呼吸,口水更容易流出。这种情况需要尽早治疗,帮助恢复鼻腔通气,防止鼻炎加重。

流口水+异味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人群的胃肠道功能较弱,食物不易消化,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可造成口水异味。

如果存在胃食管反流,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可引发食管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也可能波及口腔。

此外,患有龋齿、牙周病、扁桃体结石等口腔疾病的人,口水也容易有异味。

流口水+面瘫
面神经炎常见于受冷空气刺激后,一侧面神经受损引起面瘫,伴有眼角歪斜、流口水等面部症状,无肢体瘫痪、头晕、头痛等。

流口水+言语不清
中风前兆如果流口水伴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可能是中风前兆,应及时就医检查,尤其是老年人,需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

流口水+手抖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早期可表现为静止时手抖、运动迟缓,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

随着吞咽功能逐渐变差,无法及时咽下口水,或部分神经受损,造成口水分泌过多,帕金森病患者就很容易流口水。

03 改变这些能“止住”口水
1. 调整睡姿

很多时候,睡姿不当是引发流口水的直接原因。仰躺睡觉时,嘴巴更容易闭合,从而避免唾液流出。如果习惯性地翻身或侧卧时流口水,可以尝试使用适合的枕头,以保持头部自然放松。

2. 增强脸部肌肉力量

通过日常的口腔和面部肌肉锻炼,可以改善肌张力,增强口腔控制力。比如,练习闭紧嘴唇、模拟吞咽动作等,都能有效提升吞咽反射,减少流口水。

3. 关注口腔健康

蛀牙、缺牙或不正的咬合都可能导致嘴巴无法完全闭合,使唾液流出。因此,定期检查牙齿,并及时治疗口腔问题,能有效减少流口水的发生。

4. 改善睡眠环境

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能够帮助进入深度睡眠,减少外界因素干扰。选择透气性好的枕头和床品,保持室内通风,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减少流口水的频率。

来源: 中科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