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
如果我们合理使用,
就能安稳地“用”很多年。
如果过度使用或长期闲置,
那么身体就会提早出现“故障”,甚至“报废”。
《中国城市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人群亚健康比例超过四分之三,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三分之二,35至50岁的中年白领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实际年龄10年左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很多疾病的产生和进展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往往多是由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作息习惯日积月累而成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视、卧、坐、立、行,是我们身体每天都要做的事,比如说久卧,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躺平”,看似在休息,实则休息时间久了也会给身体带来损伤。再比如说久坐,也是不利于颈椎、腰椎健康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部位、什么器官,过度使用都会产生损伤引发疾病,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五劳七伤”。接下来和大家说一说,“五劳七伤”到底是指哪些方面?
《黄帝内经》中提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五劳之一:久视伤血——伤心,心主血脉;伤肝,肝主藏血。
长时间地使用眼睛,看书、写字、看屏幕等,不仅会使双眼感到疲劳,出现干涩、发痒、胀痛、视力下降情况,甚至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心悸等症状。
●五劳之二:久卧伤气——伤肺,肺主气。
老一辈的人总说,没事不要总躺着,小心躺出病来。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周末一觉睡到中午,结果头昏脑胀、全身没劲。其实这也是久卧伤气的表现。因为长时间躺着不动,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堵塞经络,还会影响肠胃正常蠕动,严重时对五脏六腑功能都会造成损害。我们可以看到久卧在床的病人,双腿是纤细的,没有肌肉力量,脸色苍白,食欲很差,还容易得肺炎、长褥疮。
●五劳之三:久坐伤肉——伤脾,脾主肌肉。
现在的白领上班族大多都是久坐的代表,平时又不怎么爱运动,这类人群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脾胃功能不太好、身体犯懒、手脚冰凉,稍微跑两步就气喘吁吁,中医认为“四肢皆禀气于脾胃”,脾胃主导全身的肌肉,如果脾胃虚弱,身体就会有气无力、头身困重、肢体酸痛。
●五劳之四:久立伤骨——伤肾,肾主骨。
由于职业因素,很多人上班要一直站着,没有休息时间,时间一久容易出现骨关节疼痛、腰酸、脚麻,有些还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肿胀等情况,甚至影响正常行走活动。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所以久立伤骨,其实也伤肾,而补肝肾的中药往往也有着强筋健骨的作用。
●五劳之五:久行伤筋——伤肝,肝主筋。
走路时间久了会损伤筋膜,在暴走族和运动员身上经常看到,比如说长途旅游或短距离冲刺,膝盖和足底用力过猛 ,都会造成韧带和筋膜拉伤。中医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筋附于骨节,通过筋的收缩舒张,实现人体关节的稳定和活动自如。
**“****七伤”**是指由于某些行为或感情过度,而使人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对“七伤”的记载: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
●七伤之一:大饱伤脾。
大吃大喝会加重消化吸收的负担,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中医讲求饮食有节。
●七伤之二:大怒伤肝。
由于愤怒太过,怒则气上,致使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过则为害,甚者可能发生中风。所以中医讲求和喜怒而安居处。
●七伤之三: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指力所不及,超负荷能力强行举重,或长时间坐在潮湿的地方,会引起腰酸背痛。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酸背痛也是伤肾的表现。因此中医讲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七伤之四:形寒饮冷伤肺。
若在寒冷的季节中没有及时添加衣物或长时间待在制冷空调房中,如果还加上经常无节制的大量吃棒冰、喝冷饮等,会导致寒气侵袭人体,形寒与寒饮两寒相感,内外皆伤,则可见气逆上行,出现鼻炎及咳、痰、喘等症状。所以中医往往建议不可贪凉饮冷。
●七伤之五:忧愁思虑伤心。
过度的忧愁思虑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影响心主血脉、主神明等功能,出现心悸、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因此中医讲求情志平和。
●七伤之六:风雨寒暑伤形。
风、雨、寒、暑等外界环境均能对人体的造成伤害,导致疾病。所以中医讲求顺四时而适寒暑。
●七伤之七:恐惧不节伤志。
过度恐惧,会动摇人的意志,影响有所作为的决心,甚至精神恍惚、情绪忧郁。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吓人,人受惊吓是会致病的。
据统计2022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北上广深预期寿命高于82岁,而健康预期寿命不到69岁,平均寿命与健康寿命的差距部分,意味着带病生存、需要长期护理,这样的长寿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随着医疗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据测算每3年平均寿命会增长1岁,百岁人生离我们并不遥远。
平均寿命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你不会因为吸一支烟马上就得哮喘或肺癌,也不会因为吃了几块糖马上就会罹患糖尿病,那些威胁我们的慢性退行性和代谢性疾病往往是多重因素长时间在体内积累的变量,而不是单一因素一蹴而就的结果。
你在人生历程的什么位置,1/3?一半?你是否有勇气去面对百岁的你,那时的你可能会因为你今天的改变而获益,或者是悔不当初。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掌握好度,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小心过犹不及,要知道很多疾病都是因为“废用”或“过用”造成的,因此要动静相济、劳逸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让我们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减少“五劳七伤”对我们身体这台“机器”地掏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以更好的健康状态去迎接百岁人生。
来源: 叶必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