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它守护着人的尊严和家庭的温馨,象征着国家的文明与社会的和谐。

随着我国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半边天”力量进一步彰显,女性健康福祉进一步提升,女性健康则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女性常见病健康小知识

一、阴道炎症

阴道炎是指由细菌、淋球菌、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或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引起的一系列的生殖系统炎症。

细菌性阴道病

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老年性阴道炎

表现:异常分泌物 瘙痒 异味。

健康的妇女阴道分泌物可分离出20多种微生物。阴道中主 要的常住菌有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β群链球菌、类杆菌、白色念珠菌、支原体等。

妇女的阴道上皮细胞中存在糖原,正常生理情况下,寄生有乳酸杆菌。糖原在乳酸杆菌作用下,可产生乳酸,乳酸使阴部呈现弱酸性环境(酸碱度一般为5.5)。乳酸杆菌可以起到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成为一道抵御细菌的天然屏障。

乳酸杆菌在阴道自净中起主要作用。正常情况下引导菌群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当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受损导致内源性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注意一些“小节”,往往对预防妇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在公共浴室不乱放衣物;

2.清洗外阴、洗涤内裤后再洗脚;

3.不与其他人换穿衣服,尤其是内衣;

4.清洗阴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专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癣的妇女一定要早治疗,否则易引起了念珠菌性阴道炎;

5.夏季衣着过单时尽量避免在公共汽车上久坐;

6.不长期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冲洗阴道,以防菌群失调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等等。

二、宫颈疾病

宫颈糜烂只是一种临床征象。

多数为生理性的状况:青春期、育龄期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妊娠期 鳞柱交界外移。

也可为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表现。

虽说不一定需要治疗,却不等于当它不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宫颈涂片检查。

这种检查非常简单,毫无痛苦,却能查出90%以上的宫颈癌——最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炎症加重的征象:白带增多;颜色由透明状变成白色或黄白色、脓性或带血;有异味。性生活中发生出血,既有可能因为宫颈炎症加重,也可能是早期宫颈癌的征象,千万不能大意!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就应当预约妇科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 ,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子宫颈癌是一个感染性疾病,它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治愈和消灭的。如果没有HPV感染,我们可以说不会得宫颈癌。

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以HPV6、HPV11 型检出率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以HPV16、HPV18型检出率高。

高危型、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原因或者是基本原因。

一般来讲,一个HPV感染若不被清除,在一两年内可以发展成为不同级别的CIN:CIN1、CIN2、CIN3,再过差不多10年,可能会发展成浸润癌。

HPV 可以通过性行为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用过的物品而间接感染,如泳池、浴室的更衣室、坐便器、毛巾、钱币等等。

多数的感染是“一过性”的,只是一种“一过性HPV携带状态”,即多数可以自行清除,平均时间是8个月。只有持续的HPV感染才会发生CIN或CC,一般平均8-24月可发生CINI、CINⅡ和、CINⅢ,再平均8-12年可发生浸润癌。

HPV感染的宫颈,及时发现了,或者病人的免疫力增加了,或者应用一些干扰素一类的药物,它还是可以使得这个感染清除,变成正常的宫颈。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及治愈的,这是因为:①知道其发生原因;②认真普查和随诊可以预防;③早期诊断可以完全治愈。子宫颈的癌前病变(CIN)是个相对较长时间的过程,使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普查、发现和处理。

宫颈病变重在预防,最新筛查指南建议:

≥21岁有性生活妇女开始接受筛查

21~29岁的朋友们要“每3年做一次TCT/HPV”

30~65岁的朋友们有两种选择方案:

方案1:每5年做一次TCT+HPV联合检查;

方案2:每3年做一次TCT/HPV检查。

三、异常子宫出血

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常见原因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和恶变、凝血障碍、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原因、医源性、其它。

注意预防保健

1.保持愉悦的心情、合理膳食(水果、蔬菜、低脂)、规律睡眠。

2.锻炼的最佳方式,每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3.保持正常的体重非常重要。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5Kg/m2)对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

4.提倡戒烟。

5.改进生活方式。

来源: 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