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累了,想躺平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我也经常如此。不过很多时候,还是给自己打打气,因为比我苦的人更多。

他的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这是网友给中科院黄博士写的一句评语,不知各位还记得他不,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不畏艰难挑战的勇敢。

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这一代中的光——具有不畏艰难挑战的勇敢精神的人!

01,扶贫中看到的光

—————————

其实,这道光,在我下乡扶贫的时候,见到过很多次。

大家今天都生活的不错,在网上甚至看到有人为了奶茶和父母置气,或者为了一双鞋子来网上找大家安慰。

可是,生活,有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顺利,而我们以为的底线,在很多人眼里,其实已经是天堂了。

你听过童婚吗?我想你一定会说,这不是古代常有的嘛。可是,你知道现在还有童婚吗?

你估计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是,我知道,有,这些事情,你可以去搜索下,新闻上也有报道。

在我国扶贫最难的那个地方,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品。比如,最简单的:教育。

所以,为什么我要为张桂梅老师唱赞歌?因为,她真的为很多女孩子点亮了一盏灯。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而那些能够在家里不支持的情况下,还坚持上学的女孩子,她们就是一道光。

在扶贫的那些日子里,我真的感受到了时间是如何停滞的。

02,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我和黄博士差不多,其实小时候也挺苦的。那个时候,我的日常是,早午晚做饭,周末放牛,因为父母要忙着在地里干活。那个时候,其实,这些还好,毕竟全家都很苦,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交学费,因为家穷,所以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交,而班主任会把我赶回去到家里催学费。可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也知道家里没钱啊,我如果被赶回去,只能让父母更难受,所以我就离开课堂,在学校附近晃悠。等放学铃声响起,然后装作上了一天课的样子,正常回到家里,然后平淡的提上一句学校催学费了。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上了初中,后来当地开始种植蔬菜了,家里才有所缓解。

现在想起来,这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然而,到了扶贫的山区,才发现,他们的日子,和我小时候几乎无差别,甚至有的还不如。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这个冰花男孩不?

前两年爆出来的一个上学的山里娃,每天上学来回走路2小时,渴了就找点山里的水喝几口,所以头上有了冰花。而他的日常,完成作业后,就是打猪草,煮猪食、喂猪。

这种生活,在山区里,比比皆是。

这是我拍的一张当地的图,这样的山,处处都是,就像地图上这样子

重峦叠嶂的横断山脉,几乎将整个地方圈在了山里。

然而,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他们很多依然走出来了,他们比我们更不容易,没见过共享单车,没坐过高铁,甚至很多飞机的航线都不在那个方向上。

但是每年都有不少大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最后走出大山来到城市。

03,身边的光——————

我现在还记得我自己教过的一个学生。

第一年我上课的时候,下了课后,等大家都走了,有一个女孩子过来找我,小心翼翼的问我:老师,你讲课能不能稍微慢一点,我有时候听不懂。

我当时就记住了这个名字,然后下去找她班主任打听了一下。

藏区的,十几年一直在当地生活,高考后才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从她家出来到昆明,真的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先是牛车,然后是拖拉机,接下来是汽车,最后是火车。而最为困扰她的是汉语,汉语教学很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流利表达对她来说都是困难的。

期末的时候,她考的还可以。

第二年,又教到了这个学生,但是这次,她的汉语已经很不错了,我想,这一年,她一定在努力学习课程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学习语言。

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不畏艰难。

生活就是这样子,总理说,我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这样的故事很多。

很多像我一样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人,一定知道,其实很多时候,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单纯的贫困,也许咬咬牙能过去,可是更可怕的是那种环境的绝望,那种到处盛行的“读书无用论”,那种“放羊娶媳妇儿,娶媳妇儿生娃放羊”的思路,在当地根深蒂固。

所以不少人要不成了混混,要不就彻底放弃了教育。

但是,总有些人,他们没有被干扰,坚信着,最后走出来了,这,是一种很多旁观者难以理解的勇敢。

现在,我不少时候也挺理解那些话的,比如:那个时候,看着你们,就像站在地狱里看天堂。

——————————————

勇敢并没有那么罕见,它不一定是非要非常宏大的叙事,也不必须是抛头颅洒热血,很多时候,生活这么艰难,能够把自己努力的活下去,能够抵御各种干扰走下去,就是一种勇敢。

最后,还是想把那道光附上,希望每个网友,都勇敢的活出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