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茅以升“专业科学”思想是其工程教育思想和科普理念的延续,受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与《实践论》、新中国发展科学理念的影响。“专业科学”强调在专业基础上理论化,阐述了现场技术创造与科学创造的深层次关系,是科学家的专业思考与新中国科学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其中关于科研与生产关系、科研与科普关系、科学发展道路等思想对认识新时代科学发展问题仍具有启发价值。

科技发展和国家发展、安全及人民需求的关系是一个长久的命题,也是党制定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着眼点。茅以升的“专业科学”思想是科学家从自身科技实践、从科技哲学的视角对这个主题进行的深入分析,是对时代问题的严肃思考,在新时代仍具有思想价值和启发意义。

1突出“专业科学”的科学体系

1.1把科学划分为学科科学(包括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专业科学

茅以升创造性地把自然科学划分为学科科学(包括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和专业科学两种系统。专业科学不以自然现象分类,而是以生产产品的种类和过程分类,在此基础上把自然规律联系起来。生产者可以把生产经验提炼为专业科学,并用来指导生产并继续创造新经验。学科科学主要是学院式研究的“条条科学”,发展路径是“理论—实践—理论”。专业科学是包含生产各方面的“块块科学”,从生产实际出发、生产者参与,发展路径是“实践—理论—实践”。与学科科学比较,专业科学更加结合实际,能更好地为生产、教育、研究服务团。两者相得益彰,加强了自然科学的整体性。

他认为,专业科学属于“专业系统化”的科学,有区别于技术科学的特点:专业科学限于产品;专业科学中有些技术理论是从生产中总结出来的,可以弥补技术科学的不足;专业科学中存在独立于技术科学的现象和问题。

1.2专业科学是科普与科研相结合的领域

茅以升提出,专业科学与生产现场和生产者紧密结合,是在生产实际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劳动者的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水平,属于专业科学领域的创造。茅以升的专业科学研究方法强调“实践—理论—实践”,实践作为认识的出发点,重点是强调生产现场,这属于科普的范畴,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则属于科研的范畴;由这个过程进而构建了科普与科研的关系,即科研可以指导科普工作,科普也可以反过来提高科学研究。

2 “专业科学"思想关联的时代问题

2.1应时而生的“专业科学”思想

茅以升的专业科学思想,是学习《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与生产关系、自然科学与群众关系等问题的回答。《自然辩证法》中阐述了科学的分类依据:茅以升受《自然辩证法》中对科学的分类依据的启发把“内部固有的次序”拓展到生产领域:学科系统化的自然规律形成“生产系统化”的次序。对于群众在生产领域是否可以创造科学,茅以升也是依据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论证。“科学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生产所决定的”,群众是生产的主体,有着丰富生产经验,不应该一直被关在科学理论大门之外。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也对茅以升也产生了影响。

2.2科学为人民服务问题

对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的思考,是茅以升工程教育思想的一部分。茅以升认为,在现行的业余教育制度中的所有教学大纲、课程安排等都是按照学科科学的要求进行的,对从事生产的工农群众非常不相宜。他提出在“专业基础上理论化”的路径。在“专业基础上理论化”,意为先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符合的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依照生产专业的实践构成各行各业的专业科学的系统,逐步使劳动者接受科学网。“专业基础上理论化”集合的是生产所需要的有关学科知识,以此建立的专业科学可以与学科科学并存,使科学理论更加系统和健全。

2.3发展现场技术——中国科学赶超的路径问题

茅以升十分重视现场技术,提倡“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结合”。 他明确提出“科学属于人民”的观点:自然科学是应用科学的基础,自然科学家是为科学而科学的;应用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他认为,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与生产现场职工的科学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不能仅以质量衡量,还取决于生产实际中的高度技术;科学研究工作从课题的来源到研究的进行以至成果的推广,和生产现场的职工有密切关系。研究和生产是永远紧密地联系着的,脱离生产实际就没有科学研究;生产现场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创作的“大熔炉”,可以丰富科学的内容、提高科学的水平;中国的科技发展难免要模仿先进国家,但不能只解决“局部问题”,还需要“做我们自己的创造性的工作”。茅以升建议在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动力新技术、发电厂和动力系统、无线电电子学的新技术等领域发展现场技术。

1958年开展技术革命后,中国科技发展短暂实行了专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机关和群众的技术革命运动相结合的“土洋并举”的方针。茅以升以专业科学思想的视角对“土洋并举”做出独特解释。他认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应以洋法帮助土法完成理论,从土法里总结经验帮助洋法技术攻关,“土洋”结合的作用就是如此相互启发,彼此促进。

2.4以实际需要确定任务——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定位问题

茅以升认为,中国科学院作为全国学术领导中心,应以研究工作的内容和各方面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任务。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应为五种:①所有其他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都还未进行的研究工作,含有带头或开路性质;②很多研究机构需要共同进行的或综合进行的研究工作;③理论性较强的技术科学研究;④特别重要带有领导意义的研究工作;⑤其他对全国科学有重大意义的探索性、关键性、远景性的研究工作。对于科学规划制定中采取的“任务带学科”方式,茅以升认为以任务为纲是生产推动科学,可以“纲举而目张”地把一切有关的学科带动起来。

3“专业科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3.1科普工作、群众技术创新可以推动科学发展

茅以升认为现场技术不但可以产出技术创造(即爱迪生象限),还可以推动科学发展(即巴斯德象限)。

科技创新不仅发生在科学家的实验室,还要强调发展现场技术在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的重要性。茅以升提高劳动者科学素养、发展现场技术的观点有助于深刻理解、认识科学研究和科普关系。

3.2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科学任务要有“具体的说明”

茅以升对专业科学的思考,是中国科学家打破常规“不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探索的缩影。其“从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有时代印记,但又是前瞻性的。茅以升提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定位也应注意要按照实际需要来确定任务、要“具体的说明”而非“抽象的说明”,这个观点在今天仍然是有价值的。

3.3科学追求融入国家事业

茅以升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科技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人民服务理念,提倡科技与实际相结合,提倡“习而学”的教育方式。他心系国家科学事业,努力在国家需求和学科自主之间找到最佳结点。

当前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已处于核心地位。中国科技发展自立自强之路脱离不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人民服务等指导思想,脱离不了科学发展规律,也脱离不了对中国科技发展自主创新道路形成的路径依赖。总结茅以升的专业科学思想对把握当前中国科技发展处境和方向,对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研与科普关系等系列论述仍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