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公民科学素质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需要深化,相应的测度体系、提升路径也需要做出新的变化。目前面向“十四五”和 2035 年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新纲要即将实施,不仅需要总结过去 15年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还需要谋划面向未来的挑战和策略。这为反思公民科学素质的概念,审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供了新契机,提出了新任务。

1 新时代与新使命

公民的科学素质问题并不是纯粹的学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具有明确的实践目标,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行动纲领,这一目标是与时俱进的。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需要系统思考新时代的变化及其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新要求,理解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新使命。

“新时代”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发展的“新时代”,二是中国发展的“新时代”。人类发展的“新时代”有三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科技不断发展创新,人类全面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知识迅速更迭,需要认真思考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相对化、动态化的问题;二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使我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但是与此同时,社交平台、自媒体的广泛深入应用使得虚假信息、个人情绪化的言论和真知灼见相互交织,对公民辨识不同信息、理性对待各种意见的态度以及批判精神有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新兴科技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理解和应用新兴科技成为大众化、普遍化的需求,而新兴科技带来的风险也需要大众一起面对,在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结构中,价值观、伦理选择等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发展的“新时代”也有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一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具备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当代科技素养。公众具备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当代科技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够与这种转变相适应,并促成这一转变的实现。

二是建立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发展从跟踪到并行甚至引领,对科技硬实力、软实力提出双重要求。这既体现在公民总体的科学素质上,也表现在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塑造上。

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尖锐、更受重视,由此带来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多路径、多层次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过程中,必须精准对接不同层次的发展诉求,打破简单化达标的传统测度体系和平均化公平的公共服务理念,构筑多元主体共同提升科学素质的动力机制,建立服务多元目标的测度体系和满足多种需求的多路径、多层次服务体系。

2 反思公民科学素质的概念

从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出发,对公民科学素质概念的理解需要在三个方面重新思考。

第一,内涵需要扩展。从“科学素质”适度向“科技素质”扩展。从国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目标看,是要促使公民适应和参与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并广泛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代社会。从公民现实生产、生活的实践看,技术适应力和理解力不但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解和应用科学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当代知识、信息获取高度依赖技术手段的数字化时代,公民科学素质应适度向“科技”扩展。具体来说,在知识层面上,应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方法层面上,应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应崇尚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践行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

第二,结构需要调整。公民科学素质包含多个方面,原有的界定包括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四个方面。这个结构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其一,“思想”是否作为独立的维度值得商榷。“思想”的理念与方法,上可体现于“精神”,下可展现于“方法”,“思想”的内容和成果则可具体表现为知识,很难将“思想”作为独立的维度或方面。其二,在结构上需要把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纳入其中。在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制度和文化的竞争力上,公民科学素质也应该从表层的知识、方法素质向文化素质进化,因此应将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素养作为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

第三,重心应该转移。素质的养成从本质上来看是思想向行动转化、认知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能力积淀、提升的过程。因此,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最终应体现为能力的增强。更值得指出的是,关于“能力”的理解也需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理解“能力”的丰富内涵。其一,获取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其二,理解科学技术知识、认知科技风险,并对相关信息做出理性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其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综上,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的概念应从“科学”适度扩展到“科学技术”;应把科学文化、创新文化素质纳入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结构之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心应进一步向体现新时代特点和要求的能力转移。

3 改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测评和服务体系

首先是改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测评体系问题。目前的测评体系主要参考了经典的米勒测评体系,较多侧重于知识、方法,以及公众对当代科技热点问题的态度等方面。而要使公民科学素质的测度体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需要对基本技术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及创新文化等,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测评指标、题库和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改进测评体系,必须形成体现新时代特点、落实新时代使命的测评基准体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需要明确公民达到基本科学素质的基准。基准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不是不变的参照系。新时代对公民的科学素质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化和多样性。中国可以探索新基准的中国方案,这种高于传统基准并适合中国发展新时代要求的中国方案,以解决中国新时代发展挑战为宗旨。同时,从低目标和高目标并存的要求出发,新基准可以有差异性的基准体系,即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建立以传统基准为起点的差异化基准体系。换言之,这些差异化的基准可以构成不断进阶的基准体系。

其次是改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服务体系问题。这个问题涉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动力和路径。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面向提升科学素质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要求,需要研究和建立新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情境之下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路径问题,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目标— 路径”联动的行动体系。

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目标—路径”联动的服务体系和行动体系,需要解决好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第一,需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学习提升理念。我们不但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社会共识,而且需要把中小学、大学的教育作为基础性路径,纳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之中,特别是要把价值塑造,即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科学文化建设问题等,前移到学校基础教育的阶段。

第二,塑造公民提升科学素质的内生动力。要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向公民提升科学素质转变。这是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变,公民要自己主动去提升科学素质。

第三,推进供给侧改革以促进服务层次、路径多样化。供给侧改革应与多层次、多类型“目标—路径”联动的行动体系建设相互适应。要区分三种服务,一是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务和公共服务;二是市场机制下的差异化、定制化服务;三是社会力量推动的特色公益性服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过顶层发动期、政府推动期,已进入社会启动期,当前,政府推进的国家科普信息化工作、市场化运作的自媒体、社会化的科普产业成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三股重要力量。进一步明晰不同供给侧的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不同功能,特别是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市场与社会力量在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具有特殊意义。

来源: 科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