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教电影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方式,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呈现出阶段差异。本研究以科教片片名为切入点,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教电影进行了主题探究和阶段划分——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开端的实用技术时期、规范化宣传实用技术时期、解放思想的多元化科教电影时期、从实用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迈进期,并发现其中科学传播观念的转变。

科教电影背后蕴含着传播科学的价值,其中,片名起着导视作用,能够简洁凝练概括电影主题内容,传递影片的主题信息和文化内涵。本研究仅限于片名,以科教电影片名的变化规律为支撑,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教电影主题思想的变 迁,从而发掘其中蕴含的科学传播观念的变化和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客观联系。

1概念界定与阶段划分

本文选取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厂(简称北科影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厂(简 称上科影厂)等重要科影厂中的相关影片,参考《新中国科普70年》一书对我国科普发展历史的脉络分期,将中国科教电影片按照四大阶段进行论述,图1显示了四个阶段科教电影的主题数量变化情况。总体来看,农业实用技术的影片占比最大,随着社会发展,科教电影涉猎主题逐渐丰富,分布范围逐渐广泛,关注点不仅聚焦在工农业技术,其他主题方面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图1 各时期科教电影主题数量折线图

2 1949—1958年: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开端的实用技术时期

这一阶段,国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工作。“为工农业服务”的思想确立了这一时期科教电影的主题。在政策引导下,该阶段的科教片集中解决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内容技术性很强。图2展示了 1949—1958年科教电影片名的词频共现情况。

图2 1949—1958年科教电影片名的词云呈现

1949—1958年共有51部科教电影,系列片《消灭棉蚜虫》《消灭苍蝇》《消 灭蚊子》《消灭飞蝗》与“除四害”卫生运动密切相关。“家畜”“增产”“捕鱼”“水土保持”等农业技术词语是高频关键词,多数影片是传统的技术推广片,“看得懂、用得上、学得会”是当时衡量科教片好坏的标准。科教电影片名主题直截了当,展示出生活实用性,缺少艺术表达,科教电影建立在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之上,倾向把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知识无条件堆积在影片中,积极肯定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推崇硬科学科普。其次是工农业技术和卫生健康等主题突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需要大力促进生产,农村人口多,受教育水平极低, 运用影像手段来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主流方式之一。这一阶段的科教电影受高度一体化的计划经济影响,政治色彩浓厚。在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为标志的社会革命背景下,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科教电影的任务之一。

由于这一时期的科教电影以直接传授与民生相关的工农业技术为目的,所以科教电影是一种面对缺少专业教育的大众,以自上而下单向传输的形式,普及工农业技术为主的宣传教育。

3 1959—1976年:规范化宣传实用技术时期

“文化大革命” 使得新中国成立初期蓬勃发展的科普事业遭遇了严重挫折,这一时期没有太多作品的产出和创新,为数不多的影片仅是传播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实用类主题突出。

图3 1959—1976年科教电影片名词云呈现

与之前相比,这一时期虽然以农业科普宣传为主,但受“八字宪法”宣传影响,不仅停留在分散的农业知识点上,更突出对农业技术规范标准的宣传。除农业知识技术外,个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关注。科教电影题材逐渐扩大,从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转变为注重普及新兴科学技术知识和生活科学知识等。

但由于这一时期大众知识水平普遍极度欠缺,传播的科学知识涉及面尚浅,电影向着普及简单科学知识文化的大众传播方向发展,同时紧密结合工农业生产,突出科学技术传播,为大众生产生活服务。

科教电影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期,在几乎停滞和缓慢前进中,科教电影的主题叙事表达的是实用理性主义与政治政策相结合的旨趣,以传播实用的工农业科普技术为主,重点仍然围绕农业生产,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宣传相比,这一时期更注重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同时关注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4 1977—1994年:解放思想的多元化科教电影时期

此阶段科教电影主题与公众需求息息相关,对医疗健康的关注体现了经济发展后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科教片视角不再局限于国内,开始放眼世界,题材上呈现出“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特征。

图4 1977—1994年科教电影片名词云呈现

科教电影努力摆脱早期枯燥乏味的纯知识说教,满足人们对未知和神秘事物的好奇,在维持以往科学性的基础上,增加影片的故事性,科教电影不仅是“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而且加入了“吸引人”的创作要求。但是科学普及并没有触及科学文化或科学人文的层面。

这一时期科教电影的主题不限于农业实用技术,开始向公众介绍中国的自然景观和先进技术,同时放眼世界,让国人可以通过影片观看外国的地理风光和体育竞赛。

5 1995—2019年:人文折光的展现

这一阶段,自上而下、单向教化的传统科普不再适应于社会和市场变化,科教电影在传统科普和现代科普的碰撞融合中进一步发展, 开始有“人文思想”“科学精神”的显现。在农业方面,科教影片内容的技术指导呈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图5 1995—2019年科教电影片名词云呈现

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是这一时期科教电影的重大突破。中国科教电影转制并轨之后,电影主题的关注点逐渐丰富。步入21世纪之后出现更多生态意识的科教电影,以生态话题为关注视角,传递出对生态环保理念的呼吁。生态科教片将生态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相结合,把自然科学的理性客观和艺术的求真、 求善、求美相结合,通过科教电影揭示破坏环境带来的问题和背后深层的意义。从技术 到生态,科教片的对象发生变化,说明创作者在传递科学技术的同时,开始反思科学带来的一些弊端。

科教电影开始显现思辨精神。传统纯粹的科学技术推广片以说教、灌 输、推广科学技术为首任,使得之前的科教片受到很大的局限,但在激烈竞争的影视环境下,科教电影增强了艺术性、可观性。特别是进入院线的科教片展现出高科技、大制作、大片化的特色。

科教电影由定位单一的科学教育转向能够陶冶情操、增加科学文化精神的内容,由绝对化的科学技术实用性转向人文精神价值的重视,将科学知识点作为影片的一部分提供给受众,由浅至深,关注影片背后的内涵。

纵观中国科学思维观念的变化,科教电影经历了由科学技术传播向科学精神传播的转变,具体而言是由以传授科学知识技术为主、作为宣传手段展示国家科技新成果转向成为培养受众科学精神,传递科教电影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启示。在这个意义上,科教电影只有真正达到传播科学精神,让观众感受到影片的科学内涵所在,科教电影才能真正达到科学传播的层面,真正发挥科学传播应有的价值。

6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科教电影四个阶段的主题分析,可以看出整个中国的科教影片是围绕着农业技术进行的科普宣传,但是每个阶段又有微妙的不同。同时科教电影的发展也反映出科学由简单的单向灌输转向社会主要行为主体参与到科学本身的过程。

从实用主义到人文主义,从集体意识塑造到人文关怀与反思科学技术,70年来科教电影的思想观念与时代相映衬,同时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但它为社会服务,宣传政策的立场始终如一。科教电影始终回应着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的现实要求,不过,相关影片制作尚未能充分展现中国科普人乃至中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于科技进步与道德进步之关系的独立思考,作者认为这是以后科教电影制作乃至中国科普事业须为之努力的新方向。

来源: 科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