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科协推介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院士候选人,只是这一消息却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其实茅台王莉之所以引发争议,并不是因为她在企业的缘故,而是因为她本身实力不足,相反,其他企业并非如此,比如阿里巴巴的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就当选工程院院士,但是并没有引发这么大的争议。

下面,咱们就先简单的说下院士的评选方式吧。

一般情况下院士是实行:提名+评选 的方式。

提名有两类,

1,工程院院士推荐

2,学术团体推荐

后者往往不如前者,毕竟院士们自己推荐,一般至少眼光和实力还是有的。

而后者学术团体,主要是中国科协的各种学会推荐,那么就差多了。比如这次贵州是贵州科协推荐的,就会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很有意思的是,各个地方科协推荐的时候,肯定是满额推荐,毕竟这东西也算是地方的业绩嘛(类似于大家各种日常评选凑数当氛围组)

深层次原因之一是贵州科研不发达,能够推出的院士候选人竟然是一个实力明显不足的院士候选人(事实上,贵州本土到目前就出过一个院士,贵州大学马克俭,是贵州0突破~)。

再比如西藏科协推出的院士候选人,你瞅瞅可能实力还不如贵州科协呢,但是该推就要推。

这是没任何问题的,因为王莉的确是符合推选规则,也是贵州科协推荐的,所以符合规则(总不能啥事情都按闹分派吧)。

但是推选归推选,最后评选还是一大坎。

之前李彦宏不也是候选人嘛,最后不也落选了。

另一个华大的王俊同样推选了,也一样落选了。

——王莉为何引争议——

一大原因是:王莉实力的确有些差。

酿酒本质上是发酵,事实上这个领域也并非没有院士。

伦世仪教授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发酵工程重点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发酵工程专家,第一位发酵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在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纺织轻工学科召集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微生物杂志》编委。

再比如到中科院微生物所,也有不少相关领域院士

比如

比如

其他发酵领域也有

相比之下,王莉的资质,别说院士了,连杰青都悬啊。。。

这也是为何大家都不满的缘故之一,当然更主要是对茅台的不满。而阿里巴巴的技术人员王坚拿到了院士,就很少见人批判。

——额外的话——

每次遇到这种类似问题,都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但都憋住了。

因为这种东西往往是立场问题,很难纠正,同样一个武汉理工,你认为可能大部分是王攀,而我认为王攀只是少数人。

但是这就是事实,任何一个群体,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完人。

动不动就定体问之类的就算了。

每次一个领域出现一点事情,就开始怀疑整个领域,2000多个院士,出现几个例外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绝大多数院士,绝对当得起那个荣誉称号。

就比如很多人喜欢用颜宁来聊院士,事实上,颜宁距离院士的确有些距离,她老师施一公当初都有不小的争议(比如施一公vs王俊???),再加上她突然跑到了普林斯顿了,也是个问题。

院士分学部,一个学部下面也就是几十上百个院士,再按照学科领域一分,一个领域的院士可能一把手都能数得过来。

比如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院士,你瞅瞅这些巨佬们都是多牛的人。

邹承鲁,钮经义等,他们是当年大名鼎鼎的牛胰岛素合成者,和诺奖擦肩而过。

其他梁栋材、饶子和、张明杰、王大成也都是硕果累累的。

非要用美国科学院院士来pk中国院士,那真是关公战秦琼了,Jacques Dubochet差吗?冷冻电镜的,2017年诺贝尔奖得主,他拿到了美国院士了吗?连钱学森呢?这种list可以列很长,反正美国的外籍院士很少,而中日欧盟的优秀科学家可不少,不少诺奖得主也没拿到美国的院士啊。

月经类问题袁隆平为何没当选中科院院士而是工程院院士,稍微了解下工程院为何成立就知道这个事情了。

袁隆平的内容是工程领域,不符合科学院的科学(无理论原创),但是这些人的确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深海远洋等等),得给与他们足够的荣誉。因此上世纪80年代,中科院就一直向国家提议成立工程院,终于在94年成立了,为了保证工程院的水平,中科院派出一批牛人去给工程院搞了个高开端,像钱学森、师昌绪之类的就是第一届工程院院士,也是建国以来极少数的几十个真正“两院院士”,而第二年,袁隆平就当选了,事实上,袁隆平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工程院院士。

当然,并不是说院士评选就是白莲花,但是这个主体问题不大。

最后,我想说的是,任何只要是人操作的东西,肯定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包括诺奖,漏掉多少大佬?

就不说文学奖中的漏掉的托尔斯泰、卡夫卡、夏目漱石等大佬,科学类奖中漏掉了也不少啊,甚至还出现颁发错人的情况。

但是做出足够贡献的,人总会记得的。各种荣誉性质的东西,只不过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