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进入关键阶段,随着死亡病例的增加,人们对疫情恐慌的同时,让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这一关键词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内导致的死亡,其前都会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因此,如何认识心搏骤停产生的原因,采取因人而异的心肺复苏方法,管好原发病毒害心、继发病症攻心、并发病魔伤心这“三心”,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防阻原发病毒害“心”


通常人们说的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患者发生心肌炎,也可散在发病,大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后痊愈,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死亡。

诚然,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对于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而言,是否发生病毒侵犯心肌而致病毒性心肌炎乃至心搏骤停,目前尚无临床研究统计数据,但从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的普遍规律出发,针对本次疫情,我们应该防阻新型冠状病毒心肌炎的高危因素,采取防治救策略进而降低心搏骤停导致的死亡率。


防御继发病症攻“心”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较严重疾病。2019新型冠状病毒,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功能脏器衰竭、脓毒症休克,进而继发心搏骤停乃至造成死亡。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发心搏骤停患者多为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适时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既避免了胸肋骨骨折保证高质量人工循环建立,又延伸了接触患者的距离降低被感染几率,同时具有腹式呼吸的功能,达到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的目的。针对本次疫情,我们应该防御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高危病症,采取防治救策略进而降低心搏骤停导致的死亡率。


防患并发病魔伤“心”


现代医学时代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人们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角色决定了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复杂性,语言、文字、社会环境、家庭以及附带的各种条件刺激,带之而来的情绪均能对人体心脏、呼吸产生影响,乃至引发心搏骤停。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率的攀升,尤其是有些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心搏骤停,人们应该警醒,由于心理失衡与情绪应激等精神性因素引发心搏骤停的可能性。比如,情绪因素激发加重了原有的心肌结构异常、心电生理异常、血管形态异常改变,从而引起心碎综合征。针对本次疫情,我们应该防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现精神性心搏骤停这一高危类型,采取立体防治救策略进而降低心搏骤停导致的死亡率。

(作者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不忘“三心” 筑起防御防护墙

图文简介

管好原发病毒害心、继发病症攻心、并发病魔伤心这“三心”,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