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269 篇文章



自2019年12月以来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在染病患者中的重症病例,与SARS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性肺炎的重症病例一样,都指向了同一个名词——重症肺炎。重症肺炎为何身份如此特殊?它和一般的肺炎究竟有何区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640 (1).webp (14).jpg



No.1

重症肺炎是如何发生的?



很多老百姓可能因为SARS、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而接触到“重症肺炎“这一专业名词,而实际上,重症肺炎并非病毒引起肺炎的”专利”。顾名思义,重症肺炎是指肺炎中一部分比较严重的病例。除了一定数量由理化、药物、过敏等因素引起的肺炎,大部分肺炎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常见可导致肺炎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流感病毒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麻疹病毒等)及支原体等。通常情况下,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侵入人的肺部后所造成的损害比较局限,并且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也展开正常的、目标明确的“保卫战”,所以只引起发热和呼吸道咳嗽、咳痰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平时较常见的普通肺炎。所谓重症肺炎,一方面由于“敌人”十分凶悍,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大、毒力强,很快就广泛“入侵”肺组织,并且破坏肺的重要生理结构,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出现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人体的“保卫部队”——免疫系统发生了过度反应,让“战斗”迅速蔓延到肺部以外的人体部分,进行“不分敌我”的攻击,使患者自身的各个组织器官无端遭受“牵连”,发生了全身多个器官(脑、循环、肾等)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呼吸衰竭和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是重症肺炎导致患者死亡的“杀手锏”。



No.2

重症肺炎的“特殊嗜好”



由于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决定了有一些人群在肺部遭受微生物感染后发生重症肺炎的几率比一般人群更高,这类人群又可称为易感人群:

1.  老年人(通常指65岁以上);


2.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尤其是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人群,器官功能比较“脆弱”,代偿能力(即耐受病理损伤的能力)较弱;


3.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人群(恶性肿瘤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免疫功能缺陷等),也包括一些平时身体健康,但一段时间内身体持续处于高负荷“运转”、过于疲劳、不能保证充分休息的人群。


640 (1).webp (15).jpg



No.3

重症肺炎发生的“警报”



重症肺炎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诊断术语,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后做出;一旦诊断为重症肺炎,治疗需要包括抗感染和缓解症状的药物治疗、呼吸支持、全身脏器功能支持和保护等对因和对症的综合治疗。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可以通过一些信号早期引起重视,尽早就医;及时接受规范诊治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疗效和预后。


这些需要引起重视的信号包括:

1.  属于上文提到的易感人群;

2.  除了有发热(也可能不发热)、咳嗽(咯痰或干咳)外,还有明显乏力、胸闷、气短、心慌甚至呼吸困难,意识反应改变(突然出现嗜睡、谵妄或意识不清),尿量明显减少。如有自备血压计可测量血压,如果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明显低于平时的基础血压,也须及时就医。



小贴士:

1.  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尤其应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如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消毒、保持室内空气定时流通,非必要时减少在人流较密集的场所活动或逗留等。这些防护措施是减少肺炎乃至重症肺炎患病风险的重要手段。


2.  要劳逸结合。平时应注意采用适合自身情况的锻炼方法,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同时每日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劳。这正是中医理论所强调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  病毒性肺炎≠重症肺炎。面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我们应正确认识疾病本质。无论是细菌性肺炎还是各种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发生重症肺炎的比例总体较小,且重症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基础因素。我们既要从自身做起,采取正确防护手段,也应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急诊科 何淼



重症肺炎的真面目

图文简介

自2019年12月以来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在染病患者中的重症病例,与SARS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性肺炎的重症病例一样,都指向了同一个名词——重症肺炎。重症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