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想通过症状来判断,其实很难,因为不管是感冒、流感、还是新冠肺炎,都属于呼吸道疾病。

目前的观察告诉我们,这些表现都很接近,虽然有区别,但根本不能单纯从症状就判断是或不是。

但目前对于湖北以外的人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接触!

1、有没有去过包括武汉等附近地域,当然包括疫情较重的地域,这个地域包括大地域比如武汉及湖北;还有就是小地域,比如本人所在地出现过聚集性肺炎的地域。

2、有没有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

这两点目前看来更为重要,而不能仅仅看表现。

如果符合上述两点,又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甚至鼻塞流涕腹泻,呼吸困难等等表现,那么就要高度怀疑。

如果没有上述两点,一般来说风险很低!


2020年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临床表现:潜伏期1~14天,一般为3~7天。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43.8%的患者在早期出现了发热症状,住院后发热的比例激增到87.9%,这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诊断不能过分侧重于是否发烧。

虽然大多数人发烧,但也有不发烧的情况。

发烧(87.9%)和咳嗽(67.7%),而腹泻(3.7%)和呕吐(5%)很少见。

25.2%的患者患有至少一种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因部分重症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低氧血症,改为“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强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


基于已经发现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确诊病例,故将“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也纳入疑似病例进行排查。

确诊病例诊断标准: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湖北省:

无论有没有接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两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检查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和“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胸部影像学的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多达100余种,其中病毒约占30%,而且其他病毒导致的肺炎与常见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有相似之处,单从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难以鉴别,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区分。


也就是在湖北只要有症状,就得查!

在湖北以外,先看有没有接触的历史!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断: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参考

图文简介

在湖北只要有症状,就得查!在湖北以外,先看有没有接触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