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鸟类的朋友,可能对“领鸺[xiū]鹠[liú](Glaucidium brodiei)”三个字感到疑惑,这到底是什么东东?

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领鸺鹠”三字,可以拆成两部分,“领”和“鸺鹠”,我们先说“鸺鹠”。

 “鸺鹠”指的是小型猫头鹰,在鸟类分类学上单有一个鸺鹠属,属于鸮[xiāo]形目鸱[chī]鸮科(鸮泛指各种猫头鹰)。鸺鹠属有13种,领鸺鹠位列其中,是中国分布的三种鸺鹠之一(日历娘:是不是看着看着都快不认识“鸺鹠”这两个字了?还是你原来就不认识?)。

领鸺鹠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以南、台湾岛、海南岛、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南半岛以及东南亚诸岛局部,各种开阔的森林中,海拔在700米至3000米左右。

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鸺鹠”这个词,在传统文化中,“夜猫子”总是扮演反面角色,鸺鹠这种小猫头鹰也不例外。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古人和现代人在认知上是存在差异的,古书中提到的“鸺鹠”指的确实是猫头鹰,但具体是不是领鸺鹠,就无法确定了。

《太平御览》中有一句:“鸺鹠夜撮蚤,察毫末;昼瞑目,不见丘山,殊性也。”《梁书·侯景传》中也有记载:“所居殿常有鸺鹠鸟鸣,景恶之,每使人穷山野讨捕焉。”可见古人对猫头鹰总有一种厌恶之情,尤其反感它的叫声,常将它视为不祥之鸟。

说完“鸺鹠”,我们再来说说“领”。

很多鸟的中文名以“领”字开头,比如领雀嘴鹎[bēi]、领角鸮、领岩鹨[liù]等,它们有的具有明显的颈圈条纹,有的是颈部与背部颜色不同有较明显的分界,总之,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脖子上有个领子。“领”字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了它们独具一格的外貌特征。

那么,领鸺鹠的“领”是啥样子呢?大家来感受下:

这已经超过一般意义上“领子”的范畴,甚至可以理解为一个假脸了:领鸺鹠头后有两个明显的黑斑,黑斑周围是黄色的边缘,黄色条纹在头后中间位置形成一个“Y”字形的图案,酷似另一张脸,就像头后面也有一双眼睛盯着你。

很多动物身上都会长有假的眼点(或假脸),比如领鸺鹠的亲戚北美鸺鹠G. californicum)。有人研究过周边动物对北美鸺鹠假眼做出的反应,发现假眼可以起到迷惑对方的作用。对北美鸺鹠来讲,身后的假眼可以防止天敌来自身后的突然袭击,同时可以诱骗猎物飞到自己的正脸方向(猎物见到假眼,以为是正脸,于是会躲避到它所认为的“后面”——真正的正脸),易于捕捉。

除了假脸,领鸺鹠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它是中国最小的猫头鹰(另有一说花头鸺鹠与之并列最小)。成年领鸺鹠的体长也不过15厘米左右,体重约五六十克,仅比我们熟悉的麻雀大一点点。

大多数鸮类都是昼伏夜出的,领鸺鹠比其他鸮类更乐于在白天行动。这些圆圆的小毛球,可以呆在高枝上晒太阳,完全不顾耀眼的阳光。夜间、晨昏、白天都可能见到它在活动,即便在正午时分,也可以不停歇地鸣叫

枝头上的领鸺鹠。图片:鸟人宇哥

无限循环的发电报般的叫声,听多了会让人无比崩溃。其实不仅是人,在野外,各种小型鸣禽也会对领鸺鹠的叫声产生反应:如果白天某一区域有领鸺鹠的叫声出现,附近诸如各种太阳鸟、凤鹛[méi]、山雀等小型鸟类都会纷纷飞上枝头一齐鸣叫,以群起而攻之的势头将领鸺鹠赶跑

为什么各种小鸟会围攻领鸺鹠呢?这主要和领鸺鹠的食性有关系,别看领鸺鹠安静时候是个萌萌的小毛球,它可不是吃素的!主要的食物包括小型鸟类、蜥蜴、老鼠以及蝉、蚱蜢等大型昆虫。

领鸺鹠有时甚至会捕食和它自身差不多大的鸟,然后站在枝头,一点一点把猎物撕裂食用,这时猛禽的凶狠就暴露无遗了。所以,受到领鸺鹠欺负的各种小鸟,对领鸺鹠的叫声十分敏感。

每年的三到六月,尤其是四五月,是领鸺鹠的繁殖时期。它们会选择在距离地面2~10米高的中空树干做巢穴,有时候也会借用啄木鸟等鸟类用过的树洞。在繁殖期,一般一窝会产四枚白色的卵,有时候会多产或少产一枚。

前面提到了中国分布有三种鸺鹠,我们来认识一下另外两种:斑头鸺鹠(G. cuculoides)和花头鸺鹠(G. passerinum)。

斑头鸺鹠在中国的分布范围与领鸺鹠重叠较多,主要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中国,在分布区内并不罕见。区分它与领鸺鹠并不难。首先,斑头鸺鹠体型要比领鸺鹠大,体长为22~25厘米;其次,斑头鸺鹠头部与翼上的横斑纹,比领鸺鹠更多。斑头鸺鹠主要以昆虫为食物,这点也与领鸺鹠有所不同。

前文提到的和领鸺鹠体型相似的花头鸺鹠,在中国的分布区域就小了很多,主要是在黑龙江小兴安岭等地区,比较罕见。花头鸺鹠面相要比领鸺鹠凶一些,萌中带有一股英气(日历娘:你确定?)。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鸟人宇哥。


这个小毛球,怎么背后还长眼睛?

图文简介

不熟悉鸟类的朋友,可能对“领鸺[xiū]鹠[liú](Glaucidium brodiei)”三个字感到疑惑,这到底是什么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