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正式发布《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请看文末配图)。
我注意到,这和前些天的指南(口罩使用临时指南)有些地方明显不同。
主要变化是,对不同场景的风险等级做了更科学细致的划分,对普通公众的口罩防护等级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是降低防护需求)。
比如,新的指南明确指出,普通口罩也可以用于防护,原来的指南说的是普通口罩无效。
当然,普通口罩仅限于低风险场景,比如一般居家和户外活动,通风良好的工作、学习场所。
对于很多买不到医用或N95口罩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降低防护要求,是不是因为口罩紧缺,所以故意这么说的?
这确实可能和口罩紧缺有一定关系,毕竟全世界的产能也没法让十几亿人都戴上N95。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前期确实存在防护过度的问题,比如很多人去根本没人的空旷场所也带N95,这明显是资源浪费。
现在很多地方和政府部门已经在呼吁,甚至是直接提出要求,将N95留给一线医护人员。
其实在上次冠状病毒疫情(SARS)的时候,大量医护是没有专用的防护口罩的,很多人就是用常见的厚棉纱口罩,包括钟南山院士。
这种口罩的防护效果不如医用N95,所以那一次有不少医护感染。
但毫无疑问的是,它还是保护了很多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对于普通公众,没有暴露在大量病毒面前,确实没有必要整天武装到牙齿,合理防护即可。
在医用口罩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往前追溯,清末的时候,东北暴发鼠疫(鼠疫杆菌)。
和冠状病毒一样,其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也是飞沫。
那时候,中国的医疗防护条件非常差,老百姓更没有戴口罩的意识。
但当时负责防疫的技术官员伍连德博士敏锐的意识到了问题的核心,他发明了伍氏口罩,在防疫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这种口罩就是两层纱布,夹着一片半寸厚的棉花,是不是很简陋?
但后来在“万国鼠疫研究会”上,各国医学专家的评价是:“伍连德发明之面具,样式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伍连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提名者,哈医大(前身)首任校长,中华医学会创立者之一。他创立的防疫措施流传至今,例如疑似病例隔离观察。真正令人尊敬的大神!)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你,并不是只有专用口罩才能用于个人防护。
有条件当然要按官方推荐去选购和使用,但如果因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合适的口罩,完全可以因陋就简的解决个人防护问题。
哪怕是戴着最简陋的口罩,也比毫无防护强,比柚子皮、塑料袋什么的强。
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