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元旦刚过,22岁的美国青年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纽约港的寒风中登上了一艘启航的捕鲸船。九年后,他将写就日后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白鲸》。在这部浓缩了19世纪美国捕鲸业的史诗中,主人公以实玛利的捕鲸之旅是从“世界捕鲸之都”新贝福德开始的。
2007年春天,一只弓头鲸 Balaena mysticetus在阿拉斯加北岸成为了因纽特人的猎物。在弓头鲸体内,原住民发现了紧紧嵌入肩胛骨的一枚标枪,而这枚标枪,正是《白鲸》那个时代新贝福德人的专利产品。 01 “佛系”肥宅在极地 虽然知名度不算很高,但弓头鲸其实是鲸类中体型排第三的巨人,成年个体可以生长到17~20米长,体态丰满,雌性的体型比雄性略大。 三种露脊鲸的地理分布不同,分别生活在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而弓头鲸则是唯一终生生活在极地环境的须鲸,现有的五个种群分别分布在白令—楚科奇—波佛特海地区、格陵兰岛巴芬湾、加拿大哈德孙湾、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和斯瓦尔巴群岛海域。面对北冰洋地区的严寒,弓头鲸表现出了很多独特的环境适应性。 首先,弓头鲸有着一副圆滚滚的身材,75~100吨的体重稳稳超过体长更长的长须鲸,仅次于蓝鲸。鲸豚类都具有典型的皮下脂肪——鲸脂,弓头鲸的鲸脂可以达到半米之厚。粗壮的身材和厚厚的鲸脂无疑有利于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热量。 其次,它们长着奇特的“弓头”:超过五米长的硕大头部占到体长的30% ~40%,巨大的三角形头部可以帮助弓头鲸撞破60厘米厚的极地海冰,以呼吸空气。它们的上颚狭窄,下颚弯曲成弓形,二者之间的鲸须足有三米长,也是须鲸之最。 然而极佳的保暖配置也带来了问题——运动不便。作为肥宅三头身胖子,弓头鲸日常游泳的速度很慢,在逃离危险时,10千米/小时是它们的极限冲刺速度。弓头鲸也不是深潜能手,每次入水通常只有9~18分钟。在寒冷的极地,这种闷声发福代谢缓慢的“佛系”生活方式大概是弓头鲸得以长寿的原因之一。 02 “地包天”大嘴吃四方 看看这副地球上最夸张的“地包天”就可以知道,露脊鲸科的进食方式与我们熟知的蓝鲸、座头鲸不同,并非是吞入巨量海水后再闭嘴用鲸须过滤,而是一路张着嘴前进。 03 “肥宅”之声 众所周知,雄性座头鲸能够唱出长达20分钟的复杂歌曲。其实,深居冰海的“温柔肥宅”弓头鲸同样是歌唱高手。事实上,弓头鲸是除座头鲸之外歌声最精致复杂的须鲸。在斯瓦尔巴群岛,研究者们在为期三年的记录中听到了184首不同曲调的鲸歌,不过我们尚不能确定这些歌声的具体含义。 弓头鲸的两段歌声,中间有3秒左右的间隔。音频:Stafford et al. / Biology Letters(2018) 04 续写巨人诗篇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卢平。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