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又到了家人团聚的时刻,山珍海胥、玉液琼浆,丰盛的年夜大餐让人一饱口福。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不得不提醒您的是,千万别太贪“鲜”,因为这“鲜”里可能是寄生虫的陷阱!
寄生虫这个名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人有时候感染了寄生虫就是通过食物传播,医学上称之为食源性寄生虫病。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水平不断改善,食物的种类来源以及烹饪方式也更加丰富,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
日常进食的猪牛肉等都可能是含有寄生虫感染阶段的食物,可见能够带有寄生虫的食物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么,佳节之时,我们如何预防寄生虫经食物的传播,吃得开心又放心?在此特邀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在读博士林铃为我们解谜。
首先细数一下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1. 华支睾吸虫病
别称简介: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2005年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感染发支睾吸虫的人数为1249万人,遍及25个省市自治区。
致病部位:肝的次级胆管。成虫可破坏人体的胆道系统,并以血细胞为主要营养来源,引起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存在食物:被感染的淡水螺(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等),淡水鱼虾(草鱼、青鱼、鲤鱼等)。
预防方法:
90℃的热水可使厚1 mm鱼片内的囊蚴在1秒内死亡。
不食生的或不熟的鱼虾,不混用切生、熟食的砧板或器皿。
鱼肉较厚时应该多煮一会。
2. 猪带绦虫病
别称简介:链状带绦虫,又称猪带绦虫(长度2-4米);肥胖带绦虫,又称牛带绦虫(长度4-8米)。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20年以上。
致病部位: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肠绦虫病,偶致肠梗阻,肠穿孔等;囊尾蚴可侵犯皮下及肌肉,甚至寄生于眼部、脑部,严重可致失明和猝死。
存在食物:被感染的猪肉、牛肉。
预防方法:
54℃加热5 min可杀死囊尾蚴。
不吃生或半生的猪、牛肉,正确识别“米猪肉”。
3. 病殖吸虫病
别称简介: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是我国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人兽共患病。
致病部位:寄生于人的肺脏,童虫由肠壁穿行至肺脏可引起机械损伤,虫体可在肺脏中不断移行,导致新的病灶不断出现。亦可累积脑部、肝脏、皮下。
存在食物:淡水螺的某些螺类(川卷螺),淡水蟹和蝲蛄。
预防方法: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不饮生水。
4. 旋毛虫病
别称简介:简称旋毛虫,每一条感染人体的雌虫可产幼虫100-200条。幼虫是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
致病部位:成虫以人体肠绒毛为食,幼、成虫皆可侵犯肠粘膜。幼虫可移行到肌肉内引起病变(以小腿和上臂较为常见)。
存在食物:被感染的猪、狗肉或猎获的野生动物。未经足够温度加工的肉制品,如腌肉、腊肠、涮肉。
预防方法:
改变食肉方式。
熏、烤、腌制及暴晒常不能杀死幼虫,但在70℃时可很快死亡。
5. 布氏姜片吸虫病
别称简介:又称姜片虫,是寄生于人小肠内最大的吸虫。每条成虫每日可排卵约2万左右。
致病部位:肠黏膜,阻碍宿主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虫体堆积可造成肠腔阻塞。
存在食物:水生红菱,荸荠,茭白,藕,生水。
预防方法:
囊蚴在沸水中1 min或阳光中曝晒一天即可死亡。
不生食水生植物,不饮生水。
6. 刚地弓形虫病
别称简介:简称弓形虫,先天性弓形虫病可由妊娠期间被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血流传染给胎儿。
致病部位:弓形虫可侵犯人体的任何器官。
存在食物:食用未煮熟的被污染的肉类(家畜类:猪、牛、羊等),被污染的蛋类和奶类等食品,被卵囊污染的水。
预防方法:
不食生或半生肉制品。
接触生肉后需洗手。
管理好猫粪便。
总结预防要点
1. 不食生或半生加工的食物。
2. 不饮用生水。
3. 生熟砧板要分开,接触生肉勤洗手。
参考书目:《医学寄生虫学》
作者
林铃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在读博士,师从李太生教授。
审核
阮桂仁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
主要从事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疑难重症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病毒性肝炎、结核病以及艾滋病等诊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