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兰顺正
策划:宋雅娟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图片来自网络)
车臣血战让俄军痛定思痛
1994年第一次格罗兹尼之战让俄军流尽了鲜血,当时攻入城市的俄军131旅和81摩托化步兵团遭遇到了猛攻。131旅旅长当场阵亡,而第81摩托化步兵团仅仅只有11人离开战场,20辆坦克和102辆装甲车被击毁。在1999年第二次格罗兹尼之战中,俄军虽有准备,最终依旧阵亡了近1200人才彻底攻占了格罗兹尼。在残酷的巷战中,俄罗斯人意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
坦克的火力与防御能力虽然强,但过长的炮管和不够快的反应速度,让它在狭窄的城市中显得笨拙,而坦克顶部装甲和底部装甲比较薄,敌方步兵可以利用地形从下水道或者高楼发动的攻击。步兵战车与装甲运兵车机动灵活,但“皮薄”的弱点导致其生存能力堪忧。为此战后俄军决定研发一种针对城市环境中敌军有生力量的战斗载具,要求同时综合强大的火力、灵活的射界以及坚固的防护。
(图片来自网络)
“坦克表弟”BMPT营运而生
以此为指导思想,俄罗斯乌拉尔运输机械设计局最终研发出BMPT火力支援车。这款战车采用了T72坦克底盘,外形好似坦克的“表弟”,其战斗全重高达47吨,防护能力远超一般的步兵战车。配备的武装也极为强悍,号称“收割者”。炮塔上装备了2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可以发射高爆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杀伤爆破弹和穿甲曳光弹,主要对付敌方轻装甲目标和工事,而且仰角与俯角都很大。同时在火炮上方装备了一挺PKTM7.62毫米机枪射击有生力量。火炮左右各有两具9M120式“冲锋-T”反坦克导弹作为对抗敌方主战坦克的“重锤”。另外在驾驶舱两侧则装备了一门AG17自动榴弹发射器以进行火力压制。
根据俄军的战术构想,城市战中使用的BMPT与主战坦克的比例是2:1,即两辆BMPT掩护、支援一辆坦克;而在乡村地区则由1辆BMPT协助2辆坦克作战。在城市战斗中引入这种装备能减小坦克战斗压力并能缓解坦克工作负担, BMPT负责反人员攻击,坦克就可以能腾出更多精力来应对其他坦克或者坚固的目标。 据称,在叙利亚作战当中俄罗斯就已经将BMPT火力支援车投入实战,取得的不错的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另具特色的中国版“火力收割者”
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自行研制的“火力收割者”——QN-506也第一次公之于众。其设计理念和战场定位与俄罗斯的同款类似,但是另具特色。QN-506采用59式坦克底盘,战斗全重30吨。武器系统比俄罗斯版更胜一寿,好似“圣诞树”。其炮塔中间为一门30毫米机关炮,装备穿甲弹和榴弹,并列一挺7.62毫米机枪。炮塔两侧各为一个武器集装箱,集成了两款不同口径的导弹,下方两个大口径孔用于发射QN-502C反坦克/防空两用导弹。上方十个较小口径的发射管可以发生QN-201经济型多用途导弹(类似于一款制导火箭)。别出心裁的是,QN-506在炮塔后部的基座上布置了4枚垂直发射的S-507巡飞弹,开创了相关领域的先河。据资料显示,该巡飞弹由螺旋桨推进,射程10公里,主要打击。在炮长的操控下可以精确地对轻装甲目标、建筑物和集群士兵等实施打击。另外,为了防止敌方步兵从死角接近车辆, QN-506两侧的裙板上还布有6个新型电子手雷,可以打击战车5米内的敌方人员。车内还配备了一架用于情报发送和危险侦测的四轴飞行器无人机。
划重点:火力支援战车综合强大的火力、灵活的射界以及坚固的防护,是巷战中主战坦克的得力助手,也是敌方有生力量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