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 日 “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十八期活动

你的健康,不止医生保驾护航

 

 

 

本期嘉宾

钮文异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原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系主任

 

《我编了30年健康顺口溜,想让更多老百姓学会保护自己》

 

 

钮文异采访视频: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钮文异已经有37年高校教龄。他是77级恢复高考头一届入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就一直在学校工作。

 

业内人提到钮文异:哦,钮教授,他特别会编顺口溜。

 

“顺口溜”,或者“口歌”,是钮文异特别的健康科普手段,张口就来 。比如:小手拉大手,减盐齐步走;合理吃动,健康体重……

 

不过,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是2003年开始参与的《侗歌新曲》。

 

“2003年,我参加了我同学王燕教授中标的世界卫生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免疫计划IEC传播策略的一个研制项目。 说得直白点,就是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民族儿童多去接种疫苗,减少得传染病。

 

(钮文异老师和团队深入少数名族地区,进行健康教育)

 

钮文异和团队去了贵州,多次深入贵州榕江县侗族村寨和剑河县苗族村寨,通过入户访谈,了解到当地人对“接种疫苗”的顾虑,比如:妈妈不识汉字看不到宣传材料;不知道为啥那么多次打针;怕打针是搞计划生育;怕孩子疼;怕山路远;认为反正得了病再去看也来得及……还了解当地民族百姓的社会经济生活、民族文化特点、疾控宣教、村里的广播网络通讯、家里的电视收音机设备和交通等情况。

 

“从传播的角度,我 一定是要注重目标人群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这样才能被他们所接受 。以往,他们当地的疾控系统也发一些传单,但效果不理想,一问怎么样,他们根本不认识汉字。”同样,在调查中,钮文异也发现,当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演戏润心灵”。

 

(钮文异老师收集少数名族地区的特色歌曲)

 

了解了目标人群的的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再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钮文异决定了传播策略:将“接种疫苗”的核心信息,改编成当地人喜欢传唱的侗歌侗戏、苗歌苗戏,再加上符合大众审美的招贴画。

 

“我们把健康教育内容编成词曲,让他们自己来传唱。而且我编的是汉族的词儿,还请了当地文化馆的馆长,请他们翻成侗语,用他们原有的曲牌,相当于集体重新填词。”

 

(用于传播的民歌VCD)

 

新歌编好,招贴画也设计出来,钮文异和团队再去做预试验,又发现了新问题:有些村寨的人听不懂。“侗族有南侗北侗,苗族有十里不同苗。 如何解决传播中的小众化问题? 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钮文异说。

 

但他总有对策。

 

钮文异和团队仔细研究了预实验的记录,问听不懂的百姓:听不懂,你们为什么还要听?

 

对方答: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群众,还有熟悉与喜欢的曲调和服饰,我们喜欢看。

 

钮文异参考了卡拉OK初入内地情景及电视插播广告形式的做法,想到一个解决新策略:在每播1-2段民歌后,用当地普通话、南侗话与北侗话各插播2条疫苗接种的核心信息作为健康广告,6条核心信息分3次插播完。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年后,WHO委托第三方做评估,对效果很满意。《侗歌新曲》也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包括卫生部举办“首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十佳论文奖;中国CDC举办的“全国免疫规划传播材料评选活动”两项十佳优秀奖,钮文异本人也获得了北京市科协颁发“2012年度公众最喜爱科学传播人奖”。

 

(《侗歌新曲》也是当时的“网红歌曲”)

 

钮文异曾经总结做好传播的诀窍,依然是顺口溜的方式:“动员关键人物,利用当地资源,结合社区需求,选择重点优先,使用百姓语言,群众喜闻乐见,多用动漫图片,通俗易懂简练,大伙都来参与,能人就在身边,推广适宜技术,别忘操作示范,多种途径宣传,综合策略优选,广告家喻户晓,扎根民间实践。”

 

有人问钮文异:你一个大教授,怎么总是编这些小顺口溜?

 

钮文异的回答是: 既然给老百姓做健康科普,就要用老百姓的语言,找到最恰当的方式 ,帮助更多老百姓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入情,让他们行动起来,亲近健康,拥有幸福。

 

10月19号,欢迎来A33剧场,听钮文异老师聊聊健康科普顺口溜的故事。

 

10月19日下午14:00-16:30

北京 · A33剧场

钮文异:我编了30年健康顺口溜,想让更多老百姓学会保护自己

图文简介

10月19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十八期活动 “你的健康,不止医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