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蔓枯病和枯萎病是世界范围内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我国甜瓜各种植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甜瓜的品质和产量。据报道甜瓜蔓枯病田间发病率有的高达60%-80%,减产达30%;枯萎病严重时可减产80%-90%,甚至绝收。蔓枯病和枯萎病在田间容易混淆,造成防治上的困难。本文从症状、病原两个方面对蔓枯病和枯萎病进行诊断识别,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甜瓜蔓枯病和枯萎病的症状区别

田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诊断识别甜瓜蔓枯病和枯萎病:

1、蔓枯病叶片发病大多从叶缘开始,病斑呈“V”形或半圆形褐斑,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病部易破裂;枯萎病表现为植株叶片自上而下的萎蔫、发软,呈棕褐色。

2、蔓枯病在茎蔓上多从分枝处开始发病,病斑长条形,严重时发生纵裂,横向切开病株茎蔓可见维管束不变色;枯萎病在茎蔓上无明显症状,但有时根茎部发生腐烂,横向切开病株茎蔓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

3. 蔓枯病不危害根部,但枯萎病危害根部,病株根部侧根和须根少。

图 1 甜瓜蔓枯病

图2 甜瓜枯萎病

注:A藤蔓开裂; B 植株萎蔫;C上受害根,下正常根;D为茎基部干裂;E维管束变色

二、甜瓜蔓枯病和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其特性

蔓枯病的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亚隔孢壳属的小双胞腔菌(Didymella bryoniae),子囊孢子无色双胞;无性型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的葫芦茎点霉菌(Phoma cucurbitacecuu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或有一个隔膜,单胞两端各有一个油球,短圆形至圆柱形,两短钝圆(图3)。

蔓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索状菌丝和子囊壳在土壤或未腐熟的粪肥中越冬,存活时间3-8个月。湿度不同,存活时间不同,旱地存活时间较长;种子带菌可存活18个月以上。

图3 甜瓜蔓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枯萎病菌的无性态为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 melonis),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其中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型或纺锤形,而小型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环境不良时,菌丝上易产生厚垣孢子(图4)。

枯萎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在土壤或未腐熟的粪肥、病残体中越冬,也可通过种子带菌传播病害,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

图4 甜瓜枯萎病菌的菌落及分生孢子形态特征

三、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1)土壤消毒:采用双膜法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和棉隆药剂土壤消毒技术。双膜法是在夏季高温期(白天高温达35℃以上,晚上不低于22℃),翻土后覆盖一层黑地膜,在搭建小棚,盖上透明棚膜,保持两周以上,撤去覆盖物,5-7d后可定植。棉隆药剂消毒技术是在整地时混入棉隆,耕作均匀,密闭覆盖农膜10-15d后,再次进行整地并灌水加快药剂挥发,5-7d后即可种植西甜瓜幼苗。这两种方法只适用于少雨地区。

(2)轮作倒茬:与非葫芦科植物如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最好实行3-5年水旱轮作,可有效减轻蔓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生。

2、嫁接防治

利用嫁接技术来防治西瓜枯萎病。选择南瓜、冬瓜、野生西瓜等抗性较强的葫芦科作物做砧木,与甜瓜幼苗接穗嫁接后培育成嫁接苗,再移栽大棚或大田中,能有效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3、药剂防治

(1)蔓枯病:发现蔓枯病后应及时施药防治,可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1500倍、45%咪鲜胺水乳剂2500倍、苯醚甲环唑(10%世高)1500倍、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1500倍、戊唑醇(43%好力克)5000倍、75%粉剂百菌清800倍等药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施药2~3次。除了叶片上施药外,应注意将药液喷施到茎蔓上的发病部位。茎蔓上发病初期,还可用药液涂抹到茎蔓上的发病部位,治疗发病部位并防止病害蔓延扩展。

(2)枯萎病:田间发现枯萎病病株后应及时施药防治,可用25%咪酰胺乳油、50%多霉灵粉剂、70%恶霉灵粉剂、50%异菌脲粉剂等,兑水配置成1500倍药液,视植株大小每株灌根施用药液0.25-0.50公斤,使得药液能覆盖植株全部根系。

作者: 福建农林大学蔡学清、浙江大学宋凤鸣


权威发布:浅谈甜瓜蔓枯病和枯萎病的诊断识别与防治措施

图文简介

据报道甜瓜蔓枯病田间发病率有的高达60%-80%,减产达30%;枯萎病严重时可减产80%-90%,甚至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