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199 篇文章
2019.11.27一则台湾影星高以翔在参加综艺活动时猝死的新闻刷屏了,让万千影迷心痛不已,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指责也让节目组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无独有偶,上海仅仅11、12两个月就连续有3名中青年医生在工作中猝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猝死,让这些风华正茂的生命突然逝去? 其实猝死并不罕见,近年来每年仅医生的猝死数量就不下二十人,全国范围内猝死的总人数更是大得惊人。有报道称在中国,每年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其中2/3是没有相关病史的健康年轻人。了解猝死的主要原因,以及常见的救治要点,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减少一些悲剧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猝死常见原因通常分为心源性和脑源性,心源性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出现室颤、室速时,病人可能突然死亡;脑源性常见原因为脑出血,出血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可导致猝死;其它常见原因还有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急性冠脉综合征猝死占心源性猝死的70%以上,患者往往伴有冠心病基础,冠状动脉急性梗塞后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致猝死。需要提醒的是,冠心病并非只有老年人会得,一些年轻人也可能早早出现冠脉狭窄病变。如果平时没有注意检查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突发的心肌梗塞甚至猝死。此外急性心肌梗塞也可以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进而导致患者猝死。对于急性心梗的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及早把患者送到有能力开展溶栓等治疗的医院,并在发病后12小时内进行冠脉内支架置放或者溶栓治疗,以便挽救尽可能多的心肌细胞。 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既有上文提到的心肌梗塞,也有先天遗传的家族性心律失常。在合并心脏病的基础上,由于熬夜、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出现心脏骤停等情况,这往往被我们称为“过劳死”。在这些病因中我们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急性心肌炎所致的心律失常,这是40岁以下猝死患者的首要死因。急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死亡,轻者没有症状,或者仅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很容易误以为仅仅是感冒而忽略了。高以翔的死亡很可能是急性心肌炎所致,死者生前也感到了疲倦,但是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没当回事,加上在节目中又从事剧烈的体力活动,从而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患者如果能在发病时做个心电图、检查一下心肌酶谱,甚至通过搭脉察觉自己心跳异常,并且在身体不适的时候避免剧烈体育活动,悲剧或可避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猝死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猝死病例总数的11.6%〜17.7%,占成人猝死的第二位、小儿猝死的第三位。引起猝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是脑出血,其次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再次是颅内炎症和肿瘤等疾病。部分患者死前可有不同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轻度外伤等,常因怀疑为暴力死而引起纠纷。此类患者发病之前身体往往无明显征兆,发病突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应尽量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就近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抢救治疗。 急性肺栓塞是近些年来广受重视的一类疾病,多见于长期卧床。下肢损伤等患者。脱落的血栓或者其它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呼吸障碍,心力衰竭,严重者亦可导致猝死。常见于久病术后卧床者突然活动,或用力排便时,血栓栓子从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脱落,顺着血流进入肺循环,堵塞大的肺动脉所致。随着近年来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医院也积极给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如鼓励患者多活动下肢,皮下注射抗凝药物等。急性肺栓塞轻者可能仅有一过性呼吸困难,重者可能需要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全身溶栓、血管介入治疗等手段。积极预防、正确诊断是及时抢救的先决条件。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较少见但致命性的疾病,很多患者伴有高血压,它还可能与遗传学疾病例如马凡综合征有关,例如著名的美国排球女将海曼就是一名马凡综合征患者并于比赛中猝死。本病发作突然,伴有剧烈疼痛,易与心肌梗塞混淆。患者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在开始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与病变部位、累及范围和程度有关。得益于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此类患者能够通过介入手术,仅需极小的创伤就能治疗好。 以上几种常见原因所致的猝死,周围人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并及时对患者展开救治,有可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等待专业救护人员赶到。很多猝死患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还是有机会生存下来的。 作者: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 盛阮妹 王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