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各种路过月球的大石头、大冰雹、小行星或者彗星等都会刹不住“车”从而撞上月球,于是月球上就被撞出了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年代的撞击坑。月球上的撞击坑多以人名命名,至今被命名的撞击坑有1333座之多。其中共有13个中国人名留在了月球上。

这些人都是谁?为什么他们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月球地图上呢?

最早“登上”月球的她

嫦娥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的人物。在中国,嫦娥甚至成为了月亮的象征。

嫦娥

由于嫦娥奔月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奔月的神话故事,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正面西经2.1°、南纬12.7°处的撞击坑命名为嫦娥撞击坑。

一年365天,由他而来

提到郭守敬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却是我国元朝卓越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他先后制造了近20种天文仪器,大大提高了天文观测经度,很多仪器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郭守敬

厉害的是,郭守敬曾领导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根据观测结果制定了准确精密的新历法——授时历。他还推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精确程度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无几。

郭守敬撞击坑

为纪念郭守敬在天文测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西经133.7°、北纬8.4°处的撞击坑,命名为郭守敬撞击坑。

千年前的“最强大脑”

张衡这个名字我们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测报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提出了准确解释月食成因的著名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而且,他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

张衡

在《灵宪》这本天文理论著作中,张衡阐述了天地生成、宇宙演化、日月星辰的本质及其运动等许多课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衡的这些成就现在看来也许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在当时,他的研究成果绝对是震惊世人,要知道,张衡可是距今近2000年的东汉人。

为纪念张衡在天文学发展中所作的贡献,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东经112.2°、北纬19.0°处的撞击坑命名为张衡撞击坑。

“火箭”飞天第一人

万户是我国明朝的一位官员,也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尝试利用火箭飞天的第一人。他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万户准备飞天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万户既考虑到要利用火箭上升,又考虑到利用“降落伞”——风筝安全降落,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敬仰,鉴于此,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西经138.8°、南纬9.8°处的撞击坑命名为万户撞击坑。

享誉世界的他

高平子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比较陌生,他是我国近代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和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者。

高平子

1926年,高平子代表我国参加了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会议,他是参加国际天文联合测量的第一位中国天文学家。

1928年,高平子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曾主持测定了天文研究所所址的经纬度,并协助创建了紫金山天文台。

1935年代表中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促使大会接受中国为正式会员。

高平子对中国天文事业有奠基之功,在世界同行中更享有盛誉。鉴于此,1983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正面东经87.6°、南纬6.7°处的撞击坑命名为高平子撞击坑。

高平子撞击坑

除了以上五个人,石申、李白、祖冲之也在月球留下了名字。而剩下的两人万玉、宋梅据说是两位中国女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用她们的名字命名了月球正面的两条月溪。遗憾的是,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至今无法确定这两个中国女性指的是谁。

2010年,我国利用嫦娥工程影像数据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月球地图上增加了我国著名科学家蔡伦、毕昇和张钰哲的名字。至此,月球地图上共有13个中国人名。

 

参考文献/《探秘全月图》



他们不是天生强大,只是留名月球的中国人

图文简介

月球上的撞击坑多以人名命名,至今被命名的撞击坑有1333座之多。其中共有13个中国人名留在了月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