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是什么?”
“地衣?不就是青苔么,就苔藓之类的。” 嗯……还真不是。 “青苔”只是民间泛称,通常指的是贴生在地上、树上、瓦片上的那些肉眼可见的小型生物,多为苔藓、地衣、真菌或某些藻类混杂。 实际上,很多人或许根本没见过地衣。地衣跟能吃的地皮菜也没啥关系。 所以,地衣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类特殊的共生体,本质上是由共生藻(藻类或蓝细菌)与共生的真菌通过互惠共生的方式,形成的完整而稳定的微型生态系统。 其中,共生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必需的营养物质,共生真菌形成特定结构,为共生藻提供栖身之所。因此,地衣体的形态由共生真菌决定,而地衣在系统分类中的位置也处于真菌中(99%位于子囊菌门,仅1%位于担子菌门)——你可以勉强说,地衣是特殊的真菌(但不是植物!)。 顽强且脆弱 地衣的菌藻共生过程中,能产生地衣酸类化学物质,使岩石表面受到生物风化,从而制造出最原始的土壤,为其他高等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因此,地衣有“陆地先锋生物”之称。 地衣生长极其缓慢,目前已知生长速度最快的是松萝,北美地区的松萝每年能生长2~2.5厘米;而生长较慢的比如地图衣,平均每年仅生长0.2毫米,理论上环境适宜的话寿命可达千年,人们可以通过它推算地震、断层或冰川退缩等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地衣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有实验证明,在 -196°C、完全脱水的情况下,碟形皮叶Pleurosticta acetabulum 能够保持半小时而不受损。节瘤微孢衣 Acarospora nodulosa 和荒漠微孢衣 A. schleicheri 是两种分布广泛的地衣,能耐受80°C的高温,其菌藻共生系统不仅能够自养、抵抗极端环境,而且可以休眠,等待适宜的生存条件。 2008年,欧洲科学家曾将多种活体生物(包括地衣)送至太空,以探索生命极限。实验样本长期暴露在宇宙环境中经受太阳紫外线照射,其中部分地衣样本在经历长达18个月的太空生活后,回到实验室仍能继续正常生长。 不过,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地衣蓄积的污染物及其含量,可以对周围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监测,所以地衣常被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物。日常我们也可以简单直接地通过观察周围地衣的生长状态,来鉴别环境的优劣——如果你不认识、从没见过地衣,或许正是因为环境太糟了。 何须嘴里放 地衣有入药的历史,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出滇南,色白,久则色微黄,以盏烹瀹,清香迥胜,形似莲心,但作玉芽色耳。甘苦性温,治胃气积痛,疗痢如神。”这里说的就是一种地衣白雪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又称雪地茶、雪茶、太白茶,被认为有清热解渴、安神醒脑的作用。我曾在野外捡过一些泡水喝,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不建议模仿。此外,有记载药用的地衣还有石蕊属、金丝属、石耳属和松萝属等。 针对药理活性作用,现代有研究表明,地衣所含的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半乳甘露聚糖和葡糖甘露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细胞毒的作用;而地衣缩酚酸类及其衍生物、蒽醌类、脂肪酸类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辐射的作用。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药用地衣主要还是古籍记载和民间传统药用,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机制、临床深入研究和开发等鲜有报道,市场也鲜有正规的地衣药品开发和售卖。科研人员们尚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市场上流通或少数地区使用的大部分药用地衣,并没有具体的药效成分和详细的毒副作用研究。因此,虽然地衣具有一定的潜在药用价值,但面对其制品,尤其是来源不明又声称有效的药品时,仍需谨慎,请遵医嘱。 地衣能好怎? 不少动物将地衣作为越冬的主食。栖息于云南与西藏交界区域的滇金丝猴取食的主要是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驯鹿也吃地衣,北欧的冬季漫长,大雪铺天盖地且草木不生,驯鹿只能翻食积雪下的地衣保命,有地衣还因此被命名为鹿石蕊。 至于人能不能吃……别问,问就是能吃。但是,长期食用某些地衣对肝、肾有一定的损伤。 在云南大理、丽江等地区,地衣常见于菜谱,大多是大型的枝状、叶状地衣(不够一盘菜的不配拥有姓名)。通常是当地人从林里采集来,焯水后凉拌食用,比较出名的是青蛙皮、树蝴蝶(肺衣属 Lobaria)和石花菜(树花属 Ramalina)。要说味道如何,口感较为脆爽,入喉耐人寻味,感觉像是在吃酸辣树皮。 目前,这些地衣还没有濒临灭绝,足以证明可能很多人……不爱吃凉拌菜?只当是野菜尝个鲜吧,毕竟野菜并不比猪肉便宜。 此外,有些地衣还会被用作日化香料、传统衣物染料等。 由于地衣生长极其缓慢,菌藻共生机制尚待深入研究,所以目前还不能人工栽培。 我也不建议大家采食地衣,因为一些吃货文化可能导致某些专业的研究生毕不了业(硕默博泪)。反复强调,地衣尚不能人工栽培,请合理利用并保护自然资源。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磕盐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