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生病后,医生都会要嘱咐一句“注意清淡饮食”,所谓的“清淡饮食”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只吃素不吃肉,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真正的清淡饮食并不是光吃素食,完全不吃肉类,而是要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但在肉类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油脂少的瘦肉,如鱼肉禽类。在烹饪的方式上,尽量选择清蒸白灼炖汤等烹饪方式,像清蒸鲈鱼、宫保鸡丁、凉拌鸭胸肉等。

因为肉类中的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人体的七大基本营养物质,缺一不可,任何一类物质的缺少都会导致身体营养的不均衡。


清淡饮食 因人而异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清淡饮食,比如儿童老人。这是因为儿童对糖、动物性食物摄入量需求较高,而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儿童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

所以,儿童在保证蛋白质、奶、果蔬摄入的情况下应适当吃富含微量元素的肉类食物,比如羊肉、猪肉、猪肝、鱼等。

老年人身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应注意饮食多元化,在保证蔬菜、水果(尤其是浆果类水果,其富含的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摄入的同时,还应该常吃鱼、禽、蛋和瘦肉类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
肉叔建议大家
“清淡饮食”的时候注意这几点。

01
荤素搭配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多种食物,以保证供给人体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量。

较为科学的荤素比是1:3或1∶4,即一顿饭4道菜,安排一个肉菜,一个豆腐和两个素菜。


02
少油,但多样化用油


虽然我们都知道炒菜放油多了不好,但是很多人似乎无法控制那香喷喷的欲望,尤其是在油炸食品的时候,这类食品确实口感较好,但很容易造成油脂过高,而且油炸会导致营养成分流失。

另外,要多样化用油,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豆油等最好经常换着吃,注意每日烹调用油以25-30克为宜。
 

03
少盐

少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成人每日摄入盐的量最好不超过6克。

日常炒菜时,可以在菜肴快出锅时再加盐,既保证味道又减少食盐用量。除盐之外,味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豆酱等所有咸味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钠,应少吃。

04
少辣

重口味是多数人喜欢的口感,适当吃辣可以增加食欲,但过辣容易刺激消化系统,让人遭受上火、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影响代谢。


05
少糖

糖类物质会刺激胰岛素水平上升,加快脂肪合成,危害健康;同时摄入过多糖会影响糖代谢功能,尤其是儿童、老人的代谢功能很弱,更应坚持低糖,成人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
 
06
用蒸煮方式烹调

从营养角度来说,蒸煮是较为科学的一种烹饪方式,多采用清炖清蒸白灼或者快炒等方式,能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营养。

如果知道怎么搭配食材那最好,因为有的食材与食材一起烹饪能最大限度激发自身的营养物质,例如肉类最好和低脂、高纤维的菌藻类食材共同烹调,可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的吸收。
 
07
肉食以“瘦”“白”为主


肥肉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应以瘦肉为主,少选五花肉

与畜肉相比,鱼、禽类等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鱼类,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这类病症的人吃肉应首选鱼肉和禽肉。


不吃肉≠清淡饮食!想要吃淡点儿的,这些饮食建议一定牢记!

图文简介

每当我们受伤、生病时,医生总会告诫我们说要保持饮食清淡。在如今这个快消费时代,各种食品和食材都能随时找到,各种口味的菜品也能随时吃到,那么究竟何为清淡饮食,为什么要清淡饮食,清淡饮食的标准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