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有很多身着“彩衣”的鸟儿。披着华丽外衣的雄性极乐鸟;拥有一身梦幻蓝紫色羽毛的红嘴蓝鹊;头顶翠绿,拖着颜色鲜艳美丽尾屏的孔雀;还有身着黑白相间燕尾服在天空中尽情飞翔的燕子。那么,为什么大自然会赋予鸟儿绚丽的羽毛,它们又有什么奥秘呢?
其实,鸟类羽毛所具有的颜色和色彩,主要取决于羽毛含有的色素体及其内部结构。羽毛的色素颗粒可随羽毛的形成进入到不同部位,从而与其内部结构等因素一起决定羽毛不同的颜色。羽毛颜色总体分为由化学物质产生的色素色和由物理结构产生的结构色,其中色素有三大类:黑色素、类胡萝卜素以及一些非常见的色素。常见的黑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广泛分布在鸟类的羽毛中,是形成鸟类羽毛颜色最主要的色素。
一些鸟类的羽毛中还存在特殊的色素,非常见的色素通常是某些物种所特有的,如鹦鹉羽毛中的红、橙、黄色色素,王企鹅和马克罗尼企鹅羽毛中的荧光黄色β-防御素,蕉鹃羽毛中的铜尿卟啉红色色素,以及其他一些鸟类羽毛中红、橙、黄、棕色的卟啉类、蝶呤类色素。
至于羽毛的作用,最容易想到的,自然是飞翔——翅膀和尾部的羽毛是鸟类飞翔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全身披挂的独特造型,使鸟类的身体轮廓呈流线型,也能够减少飞行的阻力。而另一方面,鸟类漂亮的羽毛还具有自我保护、求偶及信息传递的功能。
当你在动物园中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展开色彩绚丽的尾屏,高傲地踱着步,别再认为它是在向你炫耀:“你看,我多漂亮!”而是它在使尽浑身解数来吸引雌性孔雀的青睐,求得芳心。
用自己美丽的羽毛来寻求配偶似乎是鸟类的天性,可是为什么雌性鸟类的羽毛相较于雄性鸟类更加“朴素”呢?原来,这就是进化上的“用进废退”原理。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雌性鸟类羽毛的颜色没有用武之地,控制羽毛颜色艳丽的基因也就丢失或者失活了。另外,雌性朴实的羽毛,也有助于它们和幼雏隐蔽,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