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经历:从沙发上站起来时头晕,起床的一瞬间头晕,甚至上厕所起身时也会出现头昏、乏力、站立不稳、视力模糊等症状,从而误认为这些是贫血的症状。然而,这其实是另一种病症,医学上称之为“直立性低血压”。

 

 

临床上,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低血压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两种。其中,生理性低血压是指血压偏低的同时,人们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不用特别去治疗。病理性低血压指的是血压偏低的同时,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一定要重视,并找出病因治疗。

直立性低血压,即在平卧、下蹲后突然站起,收缩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头晕、视物模糊、乏力、恶心、心悸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人的体位改变,由平卧转为站立时,受重力影响,血液滞留在腹部及下肢,血压会有所下降,一般收缩压会下降5~10mmHg,但如果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良,就会导致血压下降得更多,甚至超过20mmHg,此时就会出现明显的低血压症状。而真正的贫血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想要预防低血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起床或从座位上站起时必须动作缓慢,遵循三个“1分钟”的方法,即醒了睁眼平卧1分钟,床边双脚下垂坐1分钟,床边扶持站立1分钟,然后再缓慢行动。不要突然站起,站立后如有头晕,应继续卧床休息。不能突然起立,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要缓缓而起,最好先在座位上适当伸展四肢,防止血压突然下降。

2.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诱因,应该注意。 3.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站立时做交叉双腿的动作也有助于增高血压。此外,平时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多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也能有效预防直立性低血压。而一旦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应立刻将病人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一般情况下,依靠身体自身的调节作用,病人都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警惕直立性低血压 坚持“慢生活”

图文简介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经历:从沙发上站起来时头晕,起床的一瞬间头晕,甚至上厕所起身时也会出现头昏、乏力、站立不稳、视力模糊等症状,从而误认为这些是贫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