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被发明开始,对坦克火炮与坦克之间的竞赛就从未停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使用步兵火炮来攻击英法军坦克。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内战双方展开了规模较大的坦克战,也投入了多种还在萌芽期的反坦克火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人类使用的对坦克武器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兼职到专业,从临时凑数到专用定制的转变,成为了步兵、装甲兵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在21世纪,伴随着复合约束陶瓷、贫铀、聚能爆炸反应装甲等一系列先进科技的使用,对坦克的化学能火炮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穿深不够。
图为一战德军FK96步兵炮,曾用于反坦克作战。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德军使用的56倍口径88毫米Flak-36型高射炮在使用Pz.39型穿甲弹时达到了800米每秒的高初速,足以在大部分情况下应对苏联红军的中型坦克。而在二战结束时,美军使用的M1型76毫米坦克炮M93高速穿甲弹达到了1000米每秒的高速,足以猎“虎”射“豹”。在坦克首次投入战斗后的30年间,对坦克火炮的初速从400米每秒提高到了1000米每秒,提升高达1.5倍。
图为使用76毫米M1火炮的美军坦克歼击车
然而,在随后的30年里,坦克炮的发展却越来越慢。在1961年的166工程(即T-62A)上,苏联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了滑膛火炮,即2A-20坦克炮。在发射3VBM-3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高达1615米/秒的超高初速,超过了同代使用M-36穿甲弹的英国L-7型坦克炮的1470米/秒,是二战M93穿甲弹初速的1.6倍。而截至1977年,全球初速最高的现役火炮也没有突破1800米/秒的大关,苏联在1976年开发的3VBM-9型穿甲弹初速为1780米/秒,虽然改进了穿甲体结构,但是相比于14年前的3VBM-3穿甲弹初速却没有多少提升。在1947年到1977年的30年间,人类穿甲弹的初速近提高了0.8倍。
图为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飞行体
而在此之后,美苏两国纷纷着力于使用更重的弹芯,而非更高的初速,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化学发射药的限制。截至42年后的今天,世界上初速最高的现役穿甲弹也从未突破2000米/秒大关,美军最先进的M-829A4穿甲弹也仅在1800米/秒数量级,提升不足0.2倍。可以预见的是,即使使用了越来越优秀的飞行体设计和弹芯材质,由于缺乏足够强劲的发射药,对坦克武器的穿甲能力发展会越来越慢,直至最终陷入停滞。
然而,化学能武器却并非唯一选择。在穿甲弹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的今天,电热化学炮和电磁炮逐渐步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比于供能单一,效率极差的化学能火炮,基于电力发射的电磁炮和电热化学炮显然更容易提升其炮口能量。得益于电炮相对高效的转换效率,提升电炮的炮口动能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其发射电容器的升级,而并不需要大幅度提高发射药药室的结构强度。相比于提升缓慢的化学能火炮,美军此前在M-8装甲车上试验的105毫米电热化学炮在仅仅使用了简单的等离子发生器结构,甚至连发射装置都基本沿用化学能火炮的情况下,将3.6千克的穿甲弹弹丸打出了超过2200米每秒的高初速,突破了此前化学能火炮的发射记录。而美国海军试验的电磁炮更是可以打出超过3600米每秒的惊人初速,其穿甲能力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图为美军实验性电磁炮,尚未在实验场地完成整备。
然而,电炮在实战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其核心问题就在于供能。此外,无论是电热化学炮还是电磁炮,都要求有一定的身管强度,才能保证炮弹稳定顺畅的加速。而坚固的炮管和电力设备必然会需要极大的质量,并且需要更重、体积更大的支撑结构来保障其运作。由于地面作战单位的电力供应问题,大部分坦克和装甲车显然都不可能使用电磁炮,仅仅能通过电热化学炮来进行一定的提高。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坦克电力驱动和蓄电池技术出现突破性发展的情况下,电磁炮和供能更加充裕的电热化学炮将会很快出现在兵器舞台上。就原理来说,电热化学炮完全可以达到2500米/秒的高初速,而电磁炮更是理论上没有限制,现阶段科学技术完全可能实现数十倍音速的电磁炮。在这一情况下,坦克等技术装备的常规装甲显然不可能有效的拦阻速度惊人的弹丸,电炮将会成为地面战争决定性改变的重要诱因。(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矛隼工作室
策划:赵清建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