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板的起源要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当时的滑雪板并不是用于日常的娱乐和休闲,而是作为一种工作和交通工具。最初的滑雪板是用木头打造而成,因其重量大、摩擦力强,所以速度并不快。双脚踏在滑雪板上主要是为了方便在雪中行走,手持两根滑雪杖用以支撑地面提供滑行动力,同时也是为了保持平衡。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滑雪也变成了一项充满挑战的运动,而滑雪板也从简单的木质演变成了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弹性板材、抗扭力的盒形结构、板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底板、金属边刃等。每一层结构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了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对滑雪板的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另外,无论是古时的木质滑雪板还是现代的滑雪板,尺寸都是较大的,保持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恒定的情况下,较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少人对雪的压强,滑雪板才不会陷入雪中,如此才能顺利地滑行。另一方面,滑雪板底部表面十分光滑,相对摩擦系数小,减小了雪对滑雪板的阻力,如此滑雪者不用费太大的力气便能得到很快的滑行速度。
在选择滑雪板时也是有讲究的。长的滑雪板使用起来速度较快,且稳定性好;反之,短的滑雪板速度慢,易颤动,稳定性较差。对于初学者来说,选用的滑雪板长度不宜过长,否则在滑雪过程中较难控制,尤其在转弯时容易失控,不利于自身提高技术水平。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选用弹性较大的滑雪板,这种类型的滑雪板在经过路面凹凸不平的雪地时不容易发生颠簸,不仅操作上比较好控制,而且制动效果也较好,能够帮助初学者更快地掌握基本的滑雪方法。
而对于有高超技术的滑雪者来说,可以选择长度较长、弹性较小、重量较大的滑雪板,以提升滑行中的稳定性,使滑雪板的金属边刃紧紧地卡在雪面上,可以帮助滑雪者自如地操控滑雪板。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