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他们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生活区域寒冷、风雪频繁的气候,造就了因纽特人独特的生活习惯。
北极圈附近冬季漫长且温度较低,夏季短暂且温度不高,气温最高的月份平均温度也不会超过10摄氏度。气候寒冷,加之木材、草泥等建筑材料匮乏,让因纽特人练就了用冰雪造房子的本领。
生活中,我们居住的房屋都是用水泥将砖一块块粘接起来,而冰屋则是通过水将冰砖结合在一起。首先在洒过水的地面上垒一层冰砖,然后再在冰砖上洒水,在其上垒一层冰砖,如此反复操作,便能搭建成冰屋。由于气温低,水结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冰砖之间的连接十分稳固。
那么,冰雪建造的房屋不冷吗?本身就生活在气候寒冷地区,再住冰雪建造的房子,会不会感觉更冷呢?虽然冰屋完全由冰雪建成,但其却能有效地防寒保暖。首先,冰屋的密封性很好,可以做到冰砖之间没有一丝缝隙,让人免受寒风侵袭。其次,冰的热传导性较差,冰屋内产生的热量能够很大程度地被封在屋内,起到非常好的保暖效果。相对于屋外零下几十度的极地低温,冰屋内的温度能够维持在零下几度到十几度之间。这足以让因纽特人安稳地度过严冬。
另外,因纽特人常会在冰屋里点油灯,为了不让屋内温度太高导致冰砖融化,他们会通过某些特殊的方法来解决空气流通问题。比如,在搭建冰屋时会在地上挖一条通道,连接屋内和屋外。这不仅是冰屋的出入口,也是屋内外冷热空气交换的通道。在屋里点油灯时,产生的热量聚集后温度不断升高,屋内冰砖的表面会有一定程度的融化。但通道将室外的冷空气导入,融化的表面随即又会被冻住,从而形成光滑而结实的冰层,防止冰砖进一步融化。而且,这个通道位于地下,在流通空气的同时不会让寒风直接吹进屋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类科研活动深入极地,科学家也对因纽特人的冰屋进行了工艺改良。他们将雪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成“雪混凝土”,然后将其浇灌在建筑物模型之上。在极地严寒之下,“雪混凝土”迅速冻结成一个结实的整体,取走建筑物模板后,就能得到一个更加稳固的新型冰屋。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