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9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承办的“我是科学家”演讲第十一期在北京市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出席活动。活动现场,五位演讲嘉宾用深入浅出的讲述,分别带来中国第一台散裂中子源、中国盾构机、中国动车组、中国“人造太阳”和“中国天眼”(FAST)背后的故事,分享了一系列中国大制造背后的艰辛汗水,也展示了令人骄傲的科学成果。

 

(演讲嘉宾。左起:钟武律、陈延伟、管全梅、姜鹏和孙雪丰)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目前我国家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科学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办主任陈延伟在题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小小中子,托起科技“国之重器”》的演讲中,分享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十年筑梦”的奋斗故事。

 

中国散裂中子源能为科学家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持,因为探究物质和材料的微观结构需要借助一系列观测手段。“我们常常把中国散裂中子源比作超级显微镜,将它源源不断产生的中子用于探测,从而揭开肉眼看不到的物质世界的神秘面纱。”在攻克产业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方面,它也带来了超乎寻常的挑战与机遇:尽管有些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中,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使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综合性能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演讲嘉宾陈延伟:《中国散裂中子源:小小中子,托起科技“国之重器”》)

 

经过数年奋斗与攻关,科学家们终于圆满完成了国家任务。陈延伟在演讲中指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成,使得我们成为继英国、美国、日本后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缩短了我们国家在脉冲散裂中子源上与国外很多年的差距,填补了空白。”未来,它将着力加强国内外开放共享,不断完善和改进装置性能,为我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演讲嘉宾陈延伟:《中国散裂中子源:小小中子,托起科技“国之重器”》)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事业部土压盾构研究所副所长、工艺技术部部长孙雪丰带来题为《中国盾构:从零起步,跻身世界之强的“钢铁穿山甲”》的演讲。他打趣自己的工作“与挖掘隧道”有关,分享了一系列他与中国自主研发盾构机有关的故事。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盾构机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但中国还没有此类设备,要修铁路隧道,只能从发达国家进口。然而,对国外设备的依赖也带来许多问题,“国外的设备报价很高,而且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的需求,而且,国外设备的问题还包括生产周期长、售后和维修都很难。”所以,中国开始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国产的盾构机。经过十多年探索与开发,中国盾构机越来越高效和人性化,逐渐走到世界前列。由此,也开始大规模开拓国际市场。演讲中,孙雪丰分享了莫斯科地铁建设项目的故事,“尽管面临着环境与施工的严苛挑战,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打赢了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战’”。

 

(演讲嘉宾孙雪丰:《中国盾构:从零起步,跻身世界之强的“钢铁穿山甲”》)

 

如今,国产盾构机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工程中。“地铁高铁公路隧道,还有引水隧道,甚至一些国防工程都可以用到国产盾构设备,国外的设备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进入中国市场。”孙雪丰在演讲中强调,未来盾构机还将向未知地层掘进。“盾构机在硬岩隧道中开挖出的同心圆比任何花朵都漂亮。因此,即使研发充满挑战,我也乐在其中。”

 

(演讲嘉宾孙雪丰:《中国盾构:从零起步,跻身世界之强的“钢铁穿山甲”》)

 

动车组的运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甚至使许多“不可思议”的经历成为可能:早上在西安吃羊肉泡馍,中午在成都看熊猫,晚上在重庆吃火锅……在题为《动车组:打造一张国家“金色名片”,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的演讲中,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管全梅分享了她与高速动车组车体设计的故事。在她看来,“动车组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车体相当于房子的框架,或者人体的骨骼,要承载整个车上所有其他的部件。”好的车体,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车体结构设计师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强度、刚度、模态、气密性和轻量化。其中,强度与乘客的安全有关;刚度决定车体结构稳定程度;气密性能提升乘客的舒适度;轻量化则与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息息相关。

 

 

 

“作为设计师,每次我在设计图纸上签字的时候,都感到神圣和骄傲,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因为要保证设计的图纸是对的,不能发生问题,尤其是安全性的问题。”在演讲中,管全梅也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景:“希望动车组能够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把各方游客输送到各个地方。”

 

(演讲嘉宾管全梅:《动车组:打造一张国家“金色名片”,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核聚变产生能量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似,大家便给了“人造太阳”的美名。在题为《受控核聚变:用“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的演讲中,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特聘研究员钟武律分享了他关于“人造太阳”的相关研究。“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要在地球上建造一台装置,可以通过核聚变反应持续稳定地输出能量,解决未来能源问题,从而造福人类。”

 

(演讲嘉宾钟武律:《受控核聚变:用“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

 

要实现聚变反应,在地球上最容易的方式是聚合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公式非常简单,但真正实现起来异常困难。“我上完研究生基础课回所里报到的第一天,就被控制大厅屏幕上形态各异的一大堆曲线给镇住了。”在演讲中,钟武律结合自身学习经历,阐述了核聚变研究的困难。“大道至简的背后,是对每一项技术逼近极限的挑战,需要团队齐心协力攻克每一项科学和技术问题。”

 

经过多年攻关,中国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都走在了七方前列,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过去,我们邀请国外顶级科学家‘请不来’;现在,他们主动联系我们‘组团来’。”在钟武律看来,这样的变化,靠的是实力。“在国际聚变舞台上,中国有了越来越多的底气,甚至可以说,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他期盼能有更多新生力量加入中国聚变队伍,用智慧点燃“能源梦想”。

 

(演讲嘉宾钟武律:《受控核聚变:用“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

 

在题为《FAST:贵州群山深处,中国天眼正在睁开》的演讲中,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分享了FAST背后的故事。FAST全称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radio Telescope)。有人叫它“中国天眼”,也有人戏称这是“山里的一口大锅”,姜鹏打了个比方:“如果装满矿泉水,全世界70亿人,每人都能喝上4瓶。”

 

(演讲嘉宾姜鹏:《FAST:贵州群山深处,中国天眼正在睁开》)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也是中国建造的望远镜第一次在灵敏度的指标上首次占据了世界最高点。”姜鹏在演讲中介绍。更大的望远镜口径和更高的灵敏度,意味着可以看到宇宙更辽远的图景,探测更深处的宇宙秘密。如很多大科学装置一样,FAST的建成并不容易。姜鹏的体会是:中国在制造方面,有很多方面是其他国家不太容易比拟的。“有中国人的智慧在这里面,也有中国人的勤劳在里面。经常有外国友人来看了一圈,说,只有中国能做得了FAST。”

 

“不能忘记的初心是:要做一台好用的望远镜;未来美好的愿景:希望后来者们用好这个设备;必须接受的现实:我们也终将是过去时;我们还有点奢求:希望不会被忘记。”演讲末尾,姜鹏展示了一百多位参与FAST工程的工作人员的照片,“我们不敢说回馈国家,至少要对得起自己,尊重自己的劳动。”

 

(演讲嘉宾姜鹏:《FAST:贵州群山深处,中国天眼正在睁开》)

 

主题演讲结束后,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为现场科学家颁发聘书并进行合影留念,并希望活动能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科学家来到“我是科学家”舞台,分享和讲述自己的科学故事,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为现场科学家颁发证书。)

 

未来,“我是科学家”系列演讲将会持续举办。“我是科学家”内容平台将聚集更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一同探索科普之路,建筑完善的科普传播体系。

 

“我是科学家”第十一期“中国制造”圆满落幕

图文简介

2019年5月19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承办的“我是科学家”演讲第十一期在北京市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