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官,可以接受外部的光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完成了人体90%的信息采集。然而你知道吗?人类经过百万年进化才拥有结构如此精细的眼睛,其结构和功能仍然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生理盲点就是其中之一。
眼睛向正前方注视一点时,看到的是包括注视点在内的一定空间范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视野”的概念。其中,距离注视点30°范围以内的视野被称为中心视野,而30°以外的范围又被称为周边视野。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关注,但视野与视力一样,都是衡量人体视功能的重要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视野半径≤10°的患者,即使视力正常也属于盲。
那么视野范围内的光学信号是如何到达大脑,并最终被转化为视觉信息呢?这里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医学概念:视路。外界的光学信号通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些眼部屈光结构投射到位于眼底的视网膜上,再由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和视放射等结构,最终到达枕叶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只有通过这一套完整的视路传导途径,我们才能最终“看”到所观察的事物。
在视觉信息的采集和传导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视觉的丢失和视野的缺损。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人体并不完美,即使是正常的眼睛也存在先天的结构“缺陷”,从而导致人在生理状态下也不能“看”到所有投射入眼的物象。这一部分缺失的视觉就是我们要介绍的重点对象:盲点。
要了解盲点的产生机制,就要从人类眼底的视网膜结构开始说起。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分为色素上皮层和神经感觉层,后者是视网膜接收光学信息并传输神经冲动的结构基础,也是视觉产生的起点,主要由光感受器细胞(视锥、视杆细胞)和负责传递信息的神经细胞组成。光线被光感受器转化成神经冲动,通过不具有光感受器功能的神经细胞进行传递。这些神经纤维最终在视网膜一个叫视盘的结构上集合,汇聚成视神经,并在此处穿出眼球,将视觉信息向神经中枢的方向传递。同时,这些神经纤维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帮助视网膜细胞完成物质交换的视网膜中心动脉和静脉也从此处通过,并开始在视网膜上分支走行。
视盘虽然是眼部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却没有感光细胞的分布,所以投射到该处的光学信号无法引发人眼的神经冲动,自然也不会到达神经中枢形成视觉。这个虽然处于视野范围,但我们仍然看不到的地方,就是临床上常说的生理盲点。
生理盲点是每个人都有的视野缺失。盲点的大小和位置会因为个体不同而稍有偏差,生理盲点的上下边缘还会因为大血管出入视盘的投影而形成狭窄的弱视区,这些都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在视野检查时发现了生理盲点以外的暗点,或者有生理盲点扩大的话,就属于病理性的改变了,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处理。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